变性运动员首次参赛,奥运会中扑朔迷离
在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推迟了一年的东京奥运会终于还是正式召开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运动员们纷纷涌入东京,准备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上大显身手,争夺最顶尖的荣誉。 对于体育赛事来说,公平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破坏赛事公平的事情却屡禁不止。除了我们大众最熟悉的“兴奋剂”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虽然并不常见,但却在竞技体育历史的长河中,时不时地跳出来翻出一朵不光彩的浪花——运动员的性别冒充问题。 虽然自公元前年开始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年的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均只允许男性运动员参加,但随着女性人权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等原因,自年起,奥运会就开始允许女性参加。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运动员成了奥运会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并且在一些项目上,女性比男性有着更亮眼的表现。但由于身体结构、激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多类型的体育项目中,男性还是比女性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区分男女运动员在大部分体育项目中是保证赛事公平的必要环节。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男性运动员以女性身份参加体育赛事的情况时有发生。年洛杉矶奥运会女子米短跑冠军斯坦尼斯洛娃·瓦拉谢维奇(StanislawaWalasiewicz)在年被枪杀后,法医发现她具有男性生殖器官;曾经代表德国在年柏林奥运会中参加女子跳高比赛的HermanRatjen后来承认了自己是一名男性,被德国纳粹胁迫以女性身份参加奥运会;20世纪50-60年代,一些来自苏联或者东欧的女子运动员具有着非常男性化的外表,并且在各自运动项目中大获成功……类似事件的发生,让性别鉴定在历史上逐渐出现于各大体育赛事之中。 StanislawaWalasiewicz 早在年,英国女子业余体育协会就要求女子运动员出具医生给予的信函,以证明该运动员的女性性别。然而这一措施无疑太过于松懈,很难真正杜绝性别冒充事件的发生。因此到了年的欧洲田径锦标赛时,女运动员就被要求在由3名女性医生组成的医学小组面前接受性别检测,虽然此次参加检测的名女性运动员都通过了检测,然而却有5名世界纪录保持者并未出席此次性别检测。此后,在同样于年牙买加金斯敦举行的英联邦运动会,以及年在加拿大温尼伯举行的泛美运动会上也出现了性别鉴定环节,由专业的妇科医生对女性运动员的外生殖器进行妇科检查。 这样的检查似乎卓有成效。年的基辅欧洲杯女子田径比赛中,组委会采用了“对外生殖器进行近距离目视”的方式进行性别检测。由于这一性别检测手段的实施,波兰短跑名将克洛布科斯卡没有通过性别检测,而被取消了参赛资格,随后国际奥委会也取消了由她保持的三项世界纪录。 克洛布科斯卡 虽然这一环节比较有效地杜绝了男性运动员冒充女性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现象,但是毫无疑问,这对于女运动员来说是非常冒犯而且有辱人格的,因此也遭到了非常大的反对声音。 因此,在随后于年举行的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采用染色体检测替代了传统的目视法等直接性别检测。更为“文明”的染色体检测也有着更科学的依据,人类的基因组一般由46条染色体组成,其中包含了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通常情况下,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型,而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型。由于女性具有两个功能相同的“X”染色体,但其实只需要一个“X”染色体就能让细胞正常工作,因此,其中一个“X”染色体会失活并收缩成为巴氏小体。基于这一原理,国际奥委会通常会采集运动员的口腔黏膜样本,经过检测后,如果该样本的巴氏小体呈阳性(也就是具有巴氏小体),就可以认定其性别为女性。 我们回到克洛布科斯卡的故事。在她被取消女运动员资格之后,一个六个人组成的医疗委员会对她进行了检测,发现她是非常特殊的“XX/XXY”嵌合体,也就是说,她的体内同时存在“XX”和“XXY”两种性染色体类型的细胞。其中“XXY”型是异常的男性染色体类型,其中具有一条正常的“X”染色体,一条巴氏小体和一条正常的“Y”染色体。因此克洛布科斯卡具有一定的男性特征,虽然她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切除了自己发育不全的睾丸残留,但仍然在基辅运动会上被发现并取消资格了。然而,如果是按照作年的检测方式来看的话,由于她体内存在巴氏小体,因此理应被当作女性运动员对待,也就不会被取消资格。 XXY型性染色体 这种基于染色体检测的性别鉴定方法看起来非常合理,并且也不会侵犯运动员的隐私,因此自年到年,国际奥委会规定,在奥委会认可的比赛中,必须通过性染色体检测的方式对运动员的性别进行鉴定。 但这一方法真的天衣无缝吗? 在年的一次性别检测中,西班牙女子跨栏运动员MaríaJoséMartínez-Patio(下称María)被发现性染色体类型为“XY”型,因此被西班牙皇家田径联合会取消了参赛资格。从性染色体类型来看,María是彻头彻尾的男性,理应被取消资格,然而她后来却被诊断为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有这种病症的María虽然具有Y染色体,但却无法对雄性激素产生响应,因此外表和体格发育完全与女性相同。也就是说,她的“男性”身份并没有给她参与运动项目提供优势。那么,看似天衣无缝的染色体检测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类似María这种情况的运动员,又应该被认为是男性还是女性呢? MariaJoséMartínez-Patio María自己当然认为自己是女性,因此她进行了多年的抗争,在被国际田联取消资格之后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参加女子田径比赛,并最终在年重新取得了国际田联女运动员资格。此后她还尝试参加了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重新站在了奥运会的赛场上,虽然最终以十分之一秒的微弱劣势未能成功,但起码她为自己的权益所作出的努力是值得所有人尊重的。 María的出现,以及许多国际医学组织的倡议让体育界重新思考,什么才是“女运动员”真正合适的界定方式? 年起,国际田联和国际奥委会做出了改变。国际田联自年开始号召取消强制性性别检测,并且提出医学委员拥有在必要时对运动员性别进行鉴定的决定权。国际奥委会则采取了更新的检测方案,即通过检测“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睾丸决定基因)来确认运动员性别。这一检测方案能够快速而准确的检测出SRY基因,并以此判定运动员性别。然而这一检测方案并没有办法解决类似María的情况,只是在原本的道路上向前走了一小步而已。 SRY基因 随着外界对取消强制性性别检测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奥委会最终于年宣布有条件地废止强制性性别检测,仅在对个别运动员的性别有疑问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医学干预和评价。 自此,强制对女性运动员进行性别检测的时代终于过去了,但最核心的问题——运动员的性别鉴定问题并没有解决,双性人、变性人、性别认知障碍者等群体能否以女性的身份参加比赛?如果能,对其他女运动员是否公平?这些问题仍然需要一个更好地解决方案。 年,国际奥委会制定了新的规则:规定运动员血清中睾酮含量低于10nmol/L(正常男性血清中睾酮含量的下限)的运动员即可被认定为女性运动员;并且于年对变性运动员制定了类似的管理措施,取消了先前对变性手术、激素治疗等方面的要求。这一方案有效避免了从人为因素上挑战运动员对自身的性别认同,仅从生理指标上做出判定,比起简单的性别鉴定更为人性化。但仅仅依靠限制睾酮一项生理指标能否彻底消除“特殊”运动员在女子比赛中获得的不公平的优势,国际上仍然有很大的争议。 体育赛事中的性别鉴定问题至今仍然悬而未决,毕竟要考虑到的不只是科学上简单直接的定义,同时还要考虑人权、人格以及比赛公平性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多时候是互相矛盾的。所以,要真正到达公平竞技和性别鉴定共同的终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普通观众的我们在了解了这一问题之后,不如把目光聚焦在正在进行的激烈的体育赛事上,为中国的奥运健儿们加油吧! [1]Ferguson-SmithMA,FerrisEA.Genderverificationinsport:theneedforchange?[J].BrJSportsMed,,25(1):17-20. [2]FerrisEAE.Genderverificationtestinginsport.[J].BritishMedicalBulletin,,48(3):-. [3]MJMartínez-Pati?O,VilainE,Bueno-GuerraN.Theunfinishedrace:30yearsofgenderverificationinsport[J].Lancet,,(44):-. [4]HaNathanQ,DworkinShariL,Martínez-PatioMaríaJosé,RogolAlanD,RosarioVernon,SánchezFranciscoJ,WrynnAlison,VilainEric.Hurdlingoversex?Sport,science,andequity.[J].Archivesofsexualbehavior,,43(6) [5]ChenS,PetterssonS.Genderverificationinsports:Doesfairplayreallyexist?[J].kahperdjournal,. [6]王杰龙.女运动员性别鉴定的历史沿革[J].体育文化导刊,,():44-45. [7]康晓迪,田秦杰.运动员性别鉴定方法的历史沿革及面临的挑战[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03):-.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gk/11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娱乐圈隐藏学霸何老师称呼这么来的陈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