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追赶极光的红枫叶下篇
★ AUTUMNINONTARIO 秋天对加拿大来说是极短的,似乎换下短袖没过多久就要伴随着越发红艳的枫叶开始穿上棉袄。趁着夏日来到金斯顿,一晃四个月,虽没有暴风雪困扰,却也比远隔重洋的上海冷上许多。一直说来女王交流是修身养性,错不了的。毕竟养成了睡午觉、自己做饭、泡健身房的习惯。大抵还是比较清闲,小城市的生活惬意慵懒,每日伴着夕阳在Union上散步,看着长长的剪影投在古老的砖瓦教学楼上,未尝不是一种享受。只可惜日照渐短,到了和金村和女王告别的时刻了。 刚刚结课,开始最后一周复习。一个人坐在DouglasLibrary顶层的自习室,琉璃瓦的窗户下满是认真学习的Queen’s同学。这学期共选了三门课,两门社会学,一门宗教学。Queen’s的课毕竟每门分值比较大,虽课量少却绝不轻松。这里老师对本科生的基础是绝对看重的,完成作业时除了独立思考,老师非常强调理解和引用前人的观点,因此对文献的理解要求也不低。至于英语的问题嘛,刚来可能感觉有些吃力跟不上,熟悉几天自然就会进入状态,有时候觉得听不太懂老师讲话,不用太担心,可能local也一样听不懂吧。 于是每周大部分时间都活成了相似的模样,四天课,周三参加ConversationGroup和各国留学生谈天南地北,和发展研究课上认识的好伙伴约饭约玩,至于剩下的时间,那就去旅行吧。 作为来Queen‘s交流的有史以来最浪的人(毫不谦虚肯定就是我),似乎悠闲的金村小城生活与想象中加拿大的波涛与旷野有着不小出入。于是趁着加国周年国庆国家公园全免票之际,也把这国度好好探索了一番。从太平洋畔的温哥华到北美洲最东隔大西洋与英国相望的圣约翰斯,从雄奇的落基山冰川角峰到西北领地的旷野与北极熊。当然其中去黄刀镇(Yellowknife)看极光是其中最难忘的经历。 这里不得不diss一下文体前部长寒梅同学。记得去年10月末的一个周一在5教三楼的英语视听教室上着课刷着手机(大家上课好好听课不要学我玩手机)突然被正在女王交流的寒梅同学的票圈吸引住了。看着他在黄刀拍摄的绚丽的极光照片,我毫不犹豫向他询问了观赏极光的攻略并约了稿,可惜一年过去了寒梅同学的加拿大游记依旧没有发表,这个艰巨的任务还是落到了我身上。 西北领地冷,于是趁着十月底最高气温还未跌破-5度匆忙赶往黄刀。追极光是个技术活儿,天时地利人和都要。人品不算太好,呆了三晚,仅一晚窥见极光真容。金村-多伦多-埃德蒙顿-黄刀,三段飞完早已整整20小时未眠,不过想看极光只能半夜出动,经验丰富的司机会带着你前往极光最有可能出现地景也最好看的地方。 从机场直奔荒野,最野性的加拿大伴随着悦动的色彩在眼前铺展开来。大奴湖渐渐封冻,绿色紫红色的极光倒映在冰面水面上,连绵的松林和白色被染成五彩。远处地平线上,猎户刚刚升起,伴随着一阵惊呼,这才发觉是流星划过…… 短短三小时,拖着冻僵的身体回到暖气环绕的房间,坐在电脑前整理照片,已是一天未眠。似乎逛多了心也会变野,城市自然独有风味,但是对于自然,不得不承认越来越刁钻的胃口使得对于极限有着特殊的向往。想起在圣约翰斯的崖壁上就着灯塔和大西洋的波涛对着欧洲大喊,在落基山阿萨巴斯卡冰川穿着短袖短裤一脚踩进融水透心凉,在尼亚加拉瀑布乘着船被雷神之水如暴雨般侵袭,大概交流的意义除了感受不一样的教育模式和在异国的生活外,更是不停在路上的快乐。 一直在路上,虽然即将小别加国,但这四个月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旅行经历使我感受到一个特别的加拿大,只愿不久就能再来,吻一口这瑰丽的国度。 点击查看:实践 山河岁月,皆为我有 点击查看:分享 围炉夜话之城市精神 点击查看:活动预告 海外交流分享会燥起来! 采访 贺思嘉 文案 王洛奇 编辑 潘佳灵 摄影 王洛奇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yp/1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2月15日发现最美的南方大陆澳大
- 下一篇文章: 健康起床后千万不要做这个动作会悄悄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