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孜阿甫 http://pf.39.net/bdfyy/zjft/150517/4624713.html

胡志浩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特朗普就职以来,试图通过单边行动来改变现有贸易体系并重构全球价值链,这已对全球自由贸易形成巨大挑战。纵观全球自由贸易史,自由贸易总是在规则主导国能明显获益时才被积极推动。而当前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美国国内经济社会矛盾的压力,甚至是美国自身对于霸权地位的担忧,都已促使美国国内的新孤立主义再次抬头。这种趋势虽然并不会让WTO多边体系马上瓦解,但全球很有可能进入一个贸易领域的“牙买加体系”。面对困境,中国应该理性看待中美贸易摩擦,提倡正确的义利观,积极拓展区域和双边经贸协商,并将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有机协调起来。

年8月14日特朗普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对中国开展调查1。年3月23日,美国针对中国所谓的“歧视性技术许可要求”向世贸组织提出磋商请求,并在4月4日公布了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等行业约个关税项目,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并购,随后中方果断宣布反制措施。即使在极其紧张的氛围下,5月3、4日和5月17、18日,中美双方还是进行了两轮经贸谈判,并就框架问题达成协议。但5月29日美方突然变卦,申明将进一步加大中国在美投资的限制,6月15日,美国发布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宣布对中国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其中约亿美元产品加征25%的关税于7月6日正式生效,剩余的亿美元产品关税8月23日正式生效,针对这一状况,中国也同时宣布对相同规模的美国商品加征了25%的进口关税,中美贸易摩擦全面升级。7月11日,美国发布《调查声明》,宣布准备对原产于中国的额外亿美元商品加征10%的关税,9月24日,美国政府开始实施这一加税政策,并决定于年1月1日开始将关税由10%提升至25%。除此外,特朗普甚至扬言还要对另外的亿美元中国加征关税。贸易冲突愈发激烈。

中美贸易摩擦引人瞩目,但全球的经贸争端远不止如此。年1月23日,特朗普上台伊始就签署政令,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同时还要求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甚至其在竞选时多次表达对WTO的不满,并扬言要退出。在对中国开展调查之前的四个月,美国已经发起了关于进口钢材和铝产品的调查2,这一调查并不只针对个别国家,而是涉及相关产品的所有贸易伙伴。年5月,美国再次发起关于进口汽车和汽车配件的调查,同年7月又启动了关于进口铀的调查。并且,根据调查结果,美国已于年6月1日开始对所有进口钢铁产品征收25%的关税,对所有铝产品征收10%的关税,虽然有少数国家能够取得豁免权,但绝大部分相关经济体受到影响,并随即采取了反制措施。美国上一次启动调查还是17年前关于铁矿石的调查,而特朗普上台不到两年时间,就启动了三次调查。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已面临巨大挑战。

一全球自由贸易的历史溯源

最早的自由贸易理念雏形起源于16世纪的西班牙帝国,当时的西班牙思想家弗兰西斯科就提出了航海自由和通商自由的概念。到18世纪中期,法国的重农学派曾竭力反对重商主义保护关税的政策,倡导自由贸易。但直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将自由贸易用一种清晰的理论框架呈现出来,自由贸易理念才开始具备了真正的指导意义3。作为19世纪的超级大国,英国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尤其在年至年期间,整个大英帝国基本废除了自身的关税壁垒,并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其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着被后人称为“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强力扩张。

自由贸易理论能够得以推广,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戚戚相关,自19世纪初,大英帝国已经具备的强大的生产能力,扩张市场已成为其实力迅速膨胀的内在要求。当时的自由贸易思想产生有着一个极强的时代特征——殖民经济。当时,欧洲殖民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贸易被各种特定政策所保护,各殖民宗主国只想独占殖民地市场,从中 限度的获取收益,这就导致不同殖民地体系之间的经贸往来受到很大影响。自由贸易思想明确攻击这种独占制。亚当.斯密曾指出:殖民宗主国所实行的独占制贸易极大地阻碍了全球性商业贸易活动的开展,任何对世界市场的人为干预,都必然会影响到双边或多边贸易下的经济增长。随着英国主导推行全球自由贸易,世界经济迎来了一波快速的增长。

即使在当年自由贸易风头正盛之时,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主义就是其中的一面大旗。19世纪初的德国,由于受到英法自由贸易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李斯特承袭了汉密尔顿的思想,形成了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关税为主要手段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4。与此同时,自由贸易的旗手英国经济学家密尔在推崇自由贸易的同时,也提出了总原则下一个例外安排,即针对某些国家“新兴工业”进行适当保护的解决方案。其认为,在适当的一段时期内,政府可以对那些有发展基础且前景光明的生产部门,实施一段时期的贸易政策保护,待该产业成熟后退出保护,加入自由贸易。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英属自治领开始建立,他们对新兴工业部门进行保护发展的意愿十分强烈,自由贸易政策的挑战越来越大。加上自由贸易带来的统一市场的红利逐渐消失,钢铁和铁路时代带来的增长动力出现衰退,全球自由贸易的动力开始减弱。到 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开始明确偏离自由贸易轨道,~年大危机时,全球自由贸易几近崩溃。年开始,英国开始实施充分的贸易保护政策,甚至在其自治领和殖民地之间建立了复杂的帝国特惠制。

当英国主导19世纪全球自由贸易之时,美国也积极参与其中。19世纪中期英国大幅降低关税之时,美国也将平均关税由40%以上下降到20%-30%之间,接近实现自由贸易。但年为国内内战筹款时,美国再次提高关税,战后关税有所降低,到年,美国的安德伍德关税法案将美国关税降低到平均16%,但紧接而来的一战也明显改变了美国自由贸易的趋势。~年大危机时,美国也于年大幅提高关税,筑起贸易壁垒。但年,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根据自由贸易理论,美国致力于建设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多边贸易体系,明确将“多边主义”作为对外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这意味着美国在工业总产值超越英国40年之后,开始从英国手中接过全球贸易格局的主导权。虽然二战打断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但二战结束之后,美国积极主导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建。美国在联合国、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中的主导作用,标志着美国正式接替英国成为全球的“中心国家”。

二战后美国通过推动建立 个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关贸总协定(GATT)来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但是美国推行贸易自由化有两大背景:一是美国当时已具备了极强的经济实力5,而战后的盟国相对羸弱,实施自由贸易能使美国通过扩大的统一市场获取经济红利,并促进其国内经济体系开放转型;二是美国推行的自由贸易只限于盟国体系内,对社会主义阵营则采取了禁运等保护主义手段,这也是基于冷战思维的一种霸权争夺。在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期,美国对其主要盟国开放国内市场,而并不要求对方履行对等义务。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战后全球经济的复苏。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遭遇石油危机,长期的需求面宏观调控最终让美国面临了滞涨的压力,加上主要盟国经济已迅速崛起,全球贸易冲突开始升级。年美国国会通过《贸易改革法》,这成为了全球贸易新格局的一个起点。从此以后,美国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放弃自由贸易,但事实上采取了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相结合的政策,从积极推进多边主义转为实行多边、双边和单边的多管齐下。作为全球经济秩序的主导者,美国的贸易政策极大的影响了全球贸易格局的走向,公平贸易的提出,使得全球自由贸易的成分开始淡化,而管理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成分越来越浓,并且,这一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二当前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系面临巨大挑战

到20世纪末期,关税已经不再构成全球自由贸易的主要威胁,而不断出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却无法通过GATT得到有效遏制,加上GATT仅适用于货物贸易,日益增长的服务贸易、跨国投资和知识产权等问题亟需规则协调,另外原有GATT下的争端解决机制也存在较大缺陷,国际贸易规则亟待调整。同时,随着冷战的终结,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以及信息和通讯技术革命的出现,跨国公司引导全球价值链逐渐拉长,而作为跨国公司的代理人,美国等发达国家最终于年促成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WTO的成立意味着参与国认可通过多边开放的贸易体系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效率提升与福利改善。尤其是作为中心国家的美国,将前社会主义阵营的转轨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纳入到多边贸易体系中,更有利于其主导全球秩序。

WTO成立后,美国通过多边贸易体制(WTO)、区域贸易体制(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体制(例如美韩贸易协定)等多重弹性贸易体制来尽可能维持美国利益 化,但此同时,美国的管理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一直存在。进入21世纪,经济衰退和反恐危机使得小布什政府的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升级。次贷危机之后,美国经济一方面遭遇衰退的冲击,另一方面还不得不面对中国这一贸易伙伴的迅速成长。奥巴马政府不断使用各种“公平贸易”手段来尽力维护美国的优势,到其第二个执政期时,还高调宣布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纳入其核心政策议程,力图打造“立足于下一代和21世纪”的贸易体系,这一战略的核心要义就是美国通过制定新规则来遏制中国,以实现自身利益 化。

年初特朗普上台伊始就宣布美国退出TPP,重谈NAFTA,并多次表达对WTO规则的不满。针对诸多贸易伙伴挑起争端,张牙舞爪,火力全开。一句话概括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就是:继续高举“公平贸易”的旗帜,更多利用单边主义手段谋求美国国家利益优先。实际上,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一直没有放弃“公平贸易”这面大旗,而且没有哪一位美国总统不从内心认可“美国优先”,但明确将单边主义作为行动准则,实施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这才是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最重要特征。美国曾在年的“主权大辩论”、~年的“”条款争端和~年的“”条款争端中,体现出其运用单边主义对抗多边主义的本质,但像特朗普这样明目张胆的无视现有规则,全面推行单边主义的行径,还是美国二战结束以来首次出现。

单边主义的思想根源在于“孤立主义”。如果简单回顾一下美国的历史可以发现,美国从建国开始就奉行着“孤立主义”思想,当时美国的“孤立”是为了避免与欧洲国家结盟,通过摆脱与欧洲各国的纠缠,避免卷入复杂的争斗之中,以便聚精会神搞建设。虽然随后的“门罗主义”体现出美国对于整个美洲的野心,但这只是美国在实力不足情况下有限扩张。一战前,美国已成为全球 大经济体,但威尔逊尝试用理想主义来走出孤立并未获得国民的认可。直到二战后期,基于难以撼动的综合实力,罗斯福的现实主义“国际警察论”才正式确立。虽然二战后美国已经主导了世界秩序,但 、越南战争和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还是出现过“新孤立主义”的回潮,其核心诉求就是希望美国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yp/6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