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万众瞩目的“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

而其中有一个人不能不提,根据最新发现的历史材料,正是他将建立“国家植物园”的起点提前了整整60年。

坐落于北京植物园樱桃沟内的水杉林。沟内有一水杉亭,亭侧岩壁上刻有胡先骕所作《水杉歌》。年,胡先骕与郑万钧发现“活化石”水杉,从此胡先骕便筹划修建“水杉国家公园”,但直到他逝世后此愿望才得以在北京市植物园内实现。

-年代,近代中国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汇集着各个学科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历届年会上,为中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提案。著名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胡先骕(-)是中央研究院的活跃成员。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档案中,目前找到了至少9份胡先骕的提案。最新发现的胡先骕于年3月在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会第二次年会上提出的“设立经济植物研究所及中央植物园案”,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建立国家植物园的正式提议。

设立经济植物研究所及中央植物园案

理由:植物为农工两业之主要资源,中国植物种类之丰富,甲于世界,可资利用之植物资源,未经开发者尚不可亿计。欧美各国莫不有规模极大之研究所与植物园以从事此项植物之研究与栽培,英国之邱皇家植物园及其各属地之植物园,咸负研究与栽培经济植物之责,英属马来之橡皮业,锡兰之茶业等等,皆此等植物学机关有以促成之。美国农部之植物输入局,亦规模庞大,每年派大批专家至国外探求输入有经济价值之植物,无往勿届。苏俄亦然,苏俄为建立北极圈地带之农业,曾派人至南美安第士高山,觅取特种耐寒之马铃薯新种,其所建立之经济植物研究所,助教多至五千人,其规模之宏大可以想见,甚且有大规模之特种作物研究所,如大豆研究所,搜集试验吾国产之大豆,多至五千余种。荷属东印度亦有茶业研究所,橡皮研究所,金鸡纳研究所等,彼人重视经济植物研究之精神可以想见。今中央研究院虽立植物研究所,然植物学范围至为广大,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两方面决不能兼顾,故有另立经济植物研究所之需要。植物园为栽培各项经济植物之场所,宜择适当广大面积之地区设立一中央植物园,并在不同之纬度或高度设立分园,与经济植物研究所合立或分立皆可。

这份提案的“提案人”是胡先骕,两位“副署人”是真菌学家戴芳澜(-)与动物学家王家楫(-)。在提案诞生之前的年冬,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拟分设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由王家楫和罗宗洛(-)分别担任所长。植物研究所拟辖高等植物分类研究室、植物生理研究室和藻类研究室。但胡先骕认为这个规划没有给予“经济植物学”以足够的重视。

胡先骕在哈佛留学时的照片,摄于年。胡先骕为中国植物分类学先驱之一,首次提出建设中国国家植物园的梦想。

胡先骕自20世纪20年代起就一直呼吁重视经济植物。经济植物是工农业的重要资源,是国家发展的命脉。不仅已被应用的植物资源仍需加深研究,并且作为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还有大量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未被认识。他说:“处在一切都需要科学化的今日,我们对于已利用的经济植物,应该研究其改良种植的办法,使其获得最高效果;对于未利用的经济植物,应该加以调查和提倡,使民众的生产能力提高,使国家的富源增加。”可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提倡采集植物;二、输入外国有用植物;三、设立大规模之植物园,以输入试验国产野生有用之植物。”植物园是培育、保护、研究经济植物的重镇。橡胶、茶叶、金鸡纳等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植物,最早的引种和研究都是在植物园完成的。

胡先骕的提案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建议参照欧美苏等国家的先例,通过设立经济植物研究机构及“中央植物园及分园”,来促进我国对经济植物的重点研究。

文丨杨炀

本文转载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dx/10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