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研三学生自缢重压下研究生该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 https://mip.mingyihui.net/hospital_13247.html网传年10月13日凌晨,大连理工大学一研三学生在实验室自缢身亡,微博“遗书”曝光,网友痛心不已,大连理工大学已证实上述消息。 看到这里悲痛万分: 悲剧事件频发 研究生压力有多大? 近年来,有关博士自杀的事件屡屡发生,基本都和科研压力大或者学业路途坎坷无法毕业有关。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同样身在科研圈的我们都痛心不已。 为什么经常有怀揣科研梦想的研究生选择结束年轻的生命?怎样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每一次,在这样的新闻过后,这才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 研究生的压力有多大? 在机器之心的一项调研里,67%的研究生说他们在过去一年里至少有一次感到绝望;54%的人情绪低落,无法正常工作。对于许多人来说,读研究生并不是一种乐趣或个人的充实。 博士期间「心跳」波动图,第二年到第三年是心态最接近「崩溃」的时间 Nature曾发过一篇文表明,比利时Flanders的一些PhD学生发现,他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是受过高等教育学生的两倍以上。这群博士生中有三分之一目前已经出现心理问题,或者有患上心理疾病的风险。对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博士生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约四分之三的博士生承受着「高于平均水平」的压力。 在这种强压下,有时候你会发现,“活着”就是一种坚持。 其实,在后台,也经常有小伙伴留言告诉我们自己读研期间的心路历程,不少人的叙述中,都带着点对读研期间压力的看法和见解。 旖旎:博士毕业活着不止是心理的压力,身体的压力也是不可小觑的,我对象今年开学博三,工科博士三篇sci,看到科研人熬夜通宵闭门改论文的人才能感受到这种煎熬。eisoR:我现在就是那种夜夜失眠,依然很亢奋的状态…特别难受,我一定要撑下去,好好活着春晓:都是咬着牙孤单地坚持,坚持下来再回头看就是云卷云舒。今年硕士毕业,感谢曾经努力的自己。国胜:每天在电脑前坐到肩部发麻脖子僵硬,我知道我在透支着我的健康。临近毕业经常光顾五点的早餐店,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住,因为自己后面有许多人的支持!Riemann:此刻坐在设备旁边监控示数读了文章鼻子一酸三个月没有休息了希望自己也可以按期毕业yoyo:很真实,经历过的人都明白。上个月组里来了个大学生,暑期实习,那有发自内心的笑容,那种因为一点新奇的事物,一点好吃的事物就感觉开心,幸福的样子,真的羡慕极了,曾经的我也如此,而今却少有了,太多的难以名状,太多的无奈与忧愁,让我们渐渐失去了真心的笑容,变得沉闷,变得不想自己。曾经对科研壮志满满,现在只求按时毕业,一次次降低标准背后是失望,是无奈。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生活,只能挺着,努力活着。看完之后,心里满满是心酸。“感谢还活着的自己”竟成了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 研究生何以走至结束生命的地步 曾经跟很多研究生交流过,处于精神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生不在少数,很多博士生都曾想过要退学。研究生选择离开这个世界,我所能想到的原因有这几个: 1)当导师与研究生发生利益诉求冲突时,带来的学业压力 很多研究生将导师称为“老板”,这个“老板”拥有一票否决权。对于有些研究生,即便努力完成了科研任务,导师不同意,他/她也无法毕业。换导师很少有人成功,因为一个学院的导师既不愿意得罪研究生的原老师,也对要求换导师的研究生保持怀疑态度。 这些以为努力了就能得到善待,就会有好的结果的研究生。往往发现现实是,自己成为了科研机器,既无法得到导师的体谅,也无法向外人诉说。如果无法毕业就是彻底的失败者。这可能无形中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科研与生活的双重压力 同年龄的朋友早已结婚生子,买房买车,而自己每个月领着三四千的工资只够生活开销。此时科研与生活很难达成一种平衡。跟身边的朋友讲,他们很难有同理心,除了一声叹息也帮不上忙,跟父母讲,父母没有说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人生总有退路。也不能理解读个书哪来这么大的压力?而这样长期下来,就很容易造成精神问题。 避免类似悲剧重演的方法 退一步海阔天空 学业压力、对父母的惭愧、害怕导师对自己的不信任和得不到合适的心理疏导。这些恐怕是科研人产生心理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其实以前,Science曾发了篇官方“劝退”文《读博压力大,不如退学吧…》 里面提到了一个例子: 在加拿大金斯敦女王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博士的MarioMuredda在他读博的第5年失去了动力。 他的第一个学年都花在“证明我们认为的转基因小鼠其实并不是转基因的”。而他的第二个项目与实验室其他人正在进行的工作完全不同,这使他感到不合群。 这两件事使Muredda失去了读博的动力,并且丧失了做科研的好奇心。 但是,Muredda当时依旧认为,“你必须获得学位,你必须获得学位。” 他的部分动机源于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不想让父母失望。 结果,Muredda又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承认自己无法完成学位,最后还是正式退学了。 读博8年后,“我一无所有地离开”,Muredda说。 当时,作出退学的决定是痛苦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变得好了起来。Muredda现在是纽约市一家医疗保健传播机构的首席执行官。 回顾过去,他认为,博士退学是在他身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情。 当然,这并不是鼓励大家出了问题就退缩,而是指在心理压力过大快超过承受能力时,可以和导师与同学深入沟通,可以给自己放个假,甚至可以考虑除了科研以外的退路。毕竟,我们应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研究生应该如何调整和释放自己的压力? 1.压力大的时候多运动。跑步、游泳以及集体体育活动都有助于压力的释放。在运动的时候也可以思考实验所存在的问题,换个环境和模式来思考,也许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但与那些温和地支持你而不是专横命令你的人保持联系)。试着不要总想着要一个人呆着,多参加一些集体交流活动。 3.不断给自己设立学业以外的挑战目标。例如跑步5km、10km、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连续游泳1km、2km……通过不断挑战自己,寻找突破自我的方式。一个接一个地挑战普通人难以轻易完成的目标,成功之后,也会让你不断积累自信和自豪。 4.如果你能负担得起的话,可以找找心理医生。 5.找到一些(或几件)独立于学术界的工作(哪怕是写写网文)。 6.大声唱歌、在没有人的地方大声吼叫,甚至大哭一场也有助于释放不满的情绪和压力。 7.最后,大不了休学或者退学。读研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好的导师非常重要,要是导师实在不合适也没法更换,休学或退学也许是好的选择。 学会挑战和放手,适当的疏解自己的压力,是格外重要的,毕竟“科研并不是你生活的全部。” 都说人是一座山,山上一直有树在长,你把树砍下来卖柴,假如一周连砍七天,那么尽管你暂时产量上去了,但没几年你这座山就废了。所以要劳逸结合,砍五天让树长两天。 希望可以少看到这种令人心痛的消息,大家要照顾好自己。 来源:硕博一线 更多大学教育的文章合集: 耶鲁教授斯坦福大学演讲:为什么很多人名校毕业,却终身碌碌无为? 美国博士导师神总结:读博失败的10个作死大法 6万研究生,17万本科生在送外卖?马云怎么看? 为何我们的研究生提不出问题?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看看世界著名学者评论清华北大浙大是几流大学? 挂科指数最高大学推出最具创意月饼!时刻不忘鼓励学生好好学习! 00后大学生自制火箭发射,以马斯克为偶像激励自己! 如何挑选好大学?中国好大学的分层与分类帮助你选择!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哪些学校才是真正的好大学! 中国最美大学,你心目中谁是第一? -END-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dx/7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猫1号店苏宁易购上哪些网店售假今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