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01

望娘滩的传说

高鑫

1

很久以前,在川北的一个叫金竹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叫贤娃的青年和他的母亲。

他们家里非常的贫困,母亲种地贤娃给地主家放牛,不论怎样地辛苦劳作,还是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贤娃放牛,每晚月上柳梢时分才趁着夜色回家,这样的劳苦让贤娃长得五大三粗浓眉大眼。

贤娃天刚朦朦亮,就得起身去地主家牵牛,怀里是母亲昨晚蒸好的玉米馒头,然后去一个叫金竹河的地方。因为金竹河的岸边,青草十分的繁茂,牛儿也喜欢吃。牛吃草的时候,贤娃便把馒头吃下肚,喝几口清澈的河水。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那一天,贤娃牵着牛又去河边,正是七月里夏天最酷热的时候,他把牛散放在河边吃草,便脱下褴褛的衣服一个猛子扎下河……贤娃的水性很好,他也喜欢金竹河有时温驯的清凉有时也狂怒的性格。

河水透明凉爽,鳞鳞波光映衬着天空的蓝天白云,他十分高兴地在金竹河里戏水,仰面朝天游泳,偶尔也像一条鱼潜入水中,许久才在很远的地方冒头吸一口气……贤娃游累了,准备上岸,他突然看见河对岸一丛水草间,有一束明亮的光线在闪烁,什么东西?贤娃刚出水的脚又缩了回去,一个猛子扎进水潜游过去。上岸返回的时候,贤娃手中多了一颗晶莹透体,核桃大小泛着温润光华的宝珠。

2

贤娃爹生了一场病,很早就过世了,贤娃娘一把屎一泡尿才把他辛辛苦苦拉扯大。

他们家是地主家的佃户,在地主家租种了二亩地,每年的收成大部分都被地主收走了,缺吃少穿。

地主家姓唐,是贤娃爹的一户远亲,看在娘俩可怜便把几头牛交给了还很小的贤娃放养。到年底的时候,再给贤娃家称一些稻谷麦子,给一点钱物,算作工钱补偿。

贤娃大名贤良,放牛的事儿算来也算轻松,有了这些稻谷和麦子,也算是勉强能够度日。家里穷,贤娃也不能上私人学堂读书习字。

牛是农村里犁田耕地的主要牲口,每年的春耕夏种都少不了耕田耙地,因此当地的水牛黄牛放牧,也是庄稼人生活的一件大事。

贤娃收了牛,吆喝着牲口去地主家交了差,兴冲冲地急忙捂着衣兜回了家。贤娃娘正在稻草搭的泥土夯成的房里烧柴做饭。

贤娃把娘拉到里屋,掏出宝珠给她看,娘,这是什么?

贤娃娘接过珠子,仔细端祥了一会儿说,那里来的!

我从金竹河里找到的,洗澡时河里看见的。

哦,贤娃娘说,我没见过。但她相信贤娃说的话,于是,在昏暗的白蜡灯光下,把珠子放进了一个乌黑的钱箧。

第二天,贤娃早早去放牛了,贤娃娘想着去集镇赶场,打开了钱箧,随即看见的是满箧子的金碇闪闪发光。

贤娃娘吓坏了,隔了好久才醒悟过来,莫不是老人们嘴里常说的聚财珠一一龙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贤娃娘把龙珠放进米缸里,第二天来看,原本见底的缸里,便装得满满的尽是白雪一样的大米,她又将龙珠丢在水缸里,到第二天早上做饭,又是满石缸的清水。贤娃娘相信了,这是传说中的龙珠。

.08.20於成都

02

 

作者简介

高鑫,年1月生、四川营山县人。自幼喜爱文学,尤喜诗歌和散文诗,自年起,先后在《散文诗》、《诗神》、《辽水文学》等国家及省市报刊发表诗歌和散文诗若干。现居成都。

高鑫,年1月生、四川营山县人。自幼喜爱文学,尤喜诗歌和散文诗,自年起,先后在《散文诗》、《诗神》、《辽水文学》等国家及省市报刊发表诗歌和散文诗若干。现居成都。

来稿须知

1、征集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小品、曲艺、评论、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文艺类原创作品,文稿作者可自配各类艺术美图。

2、来稿请使用WORD文档编辑纯文本格式,并附上作者简介(字内为宜)及近照一张,为方便稿酬发放,请留下作者常用联系方式,添加附件方式发送至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dx/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