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陆犯焉识》

若我归来,此生焉识?

小说发生在文革时期,讲述了出身富家子弟的陆焉识在“文革”中成为劳改犯,在“文革”结束后却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位置的故事。

漫长时光中,冯婉瑜一直记得的就是那个她一生的爱人,陆焉识;可她唯一忘却的也是他,陆焉识。

冯琬瑜的爱情是,无论你是谁,我认你;无论你在哪,我等你。

陆焉识的爱情是,我想回来见见你,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我会一直留在你身边照顾你,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

他们就像是太多父母一辈或者更老一辈的爱情,感情和时光一样,默默流淌,只是陪伴,寂静无声,却已经让人泪流满面。

02.《角儿》

人生如戏,戏梦人生。

这是严歌苓的中短篇小说集。故事的内容都发生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之中,命途坎坷的朱依锦、贤妻良母的小顾、聪明漂亮的潘巧巧……她们努力呼喊、拼命挣扎,但最终还是不可逆转地走向毁灭。

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

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我们站在其中,遇见不同的人,碰到不同的事,不知道哪一刻自己就从一个角色转换到领一个角色:

是“乖乖贝比”中那个有着超乎年龄世故和隐忍的十几岁小孩?

是“小顾艳传”中那个韧性能干、泼辣接地气的小媳妇小顾?

还是“青柠蒙色的鸟”中那个远离家乡、孤寂清冷的中国老人?

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浪潮下的命运总是流离颠沛的,那么在荒谬错乱的变革中,到底谁才是永远的角儿?

03.《四十九日·祭》

当屠杀真切降临,万物皆为刍狗。

故事从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失守开始,讲述了南京被日军侵占的四十九天里,在圣?玛德伦教堂内神职人员、唱诗班女童、未及撤退的伤兵和前往教堂避难的一群风尘女子之间发生的生死传奇。

也许每个中国孩子对于战争残酷性的最初认识都来自于南京大屠杀。但屠杀如果没有真切地展示在面前,那么它在人们的意识里,永远只是一个城市名字,一句简单介绍,或是几串冰冷的数字。

严歌苓便将南京城内的那段民族罹难史,详尽地重现在我们眼前。

原本泾渭分明老死不相往来的人群,在战火硝烟中因国难家仇结下性命契约:

铁蹄下辗转求生的弱小逃亡者、

危难关头不弃人间正义的人道主义者、

舍生取义的慷慨赴死者??

这是惨烈大时代中,诸多小人物以鲜血热泪共同谱写的一曲生命祭歌。

04.《雌性的草地》

世界不让你们成为女人。

一个特殊的年代,一群年轻的姑娘,在草原上成立了女子牧马班,伺养军马。

残酷的生活环境,变幻的风云政治,为了红色的理想与写在纸上烧成灰烬化入水中喝进肚子里的誓言,姑娘们面目与性格以及人生就此改变。

她们陷于男性世界的泥淖中无法自拔,即使在“五四”大解放的浪潮下获取了大量的权利之后,仍深深地埋葬在男权社会的阴影里。

更加荒谬的是,这群女子,为了这块草地献出了青春献出了爱情,洒了汗与泪与血,丢了命的死了,丢了腿的残了,丢了孩子的累了,最后竟只换来一个被世界遗忘的结果。

千百年来的男权社会让女性心理受到太多创伤。

也许时至如今,“男女平等”的口号依然是女性找回自身身份标签的桎梏。

再推荐一下另外的5本书

01《长夜》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这本推理小说其实更像是一份凶手回忆录。

凶手迈克从一切事情的开头——和艾丽的第一次见面说起。像大部分恋人一样,他们相识相恋然后结婚,尽管有些匆忙但也顺理成章。

他们相知相依、情深意重,可恶的阶级差距和周围那些似有若无的流言都没有拆散他们,直到遇见死亡。

更出乎意料的是,艾丽的这场“死亡”还不是意外,而是“人为”。原来,所谓的幸福面纱下有着各种丑陋与不堪,曾经的美满爱情在人性的折腾下输得一塌糊涂。

这场“以爱为名”的骗局始终有条不紊地运行在它既定的轨道中,唯一的也是致命的失误不过是——迈克爱上了艾丽。

02《当呼吸化为空气》

[作者]保罗·卡拉尼什

如果有一天,年轻力壮的你被突然告知死神已经不再遥远,你会作何感想?

这是一本算不上小说的生活回忆录。主角是美国的一个天才医生:保罗·卡拉尼什,他也是年全球最受瞩目的作家之一。

在37岁的保罗刚刚登上人生巅峰的时候,突然被医生告知患上了癌症,而且是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才会患上的肺癌。

他和妻子在病房里相拥流泪:“我不想死。”是啊,换作是任何人,都不会舍得在最光芒万丈的人生阶段,与这个世界告别。于是保罗笔耕不辍,完成并出版这本书成了最大的遗愿。

因为这本书,是天才医生和将死病患双重身份的他,对生活、人性、生死、医疗最深沉的思索,他希望“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的火焰,我也会用来照亮你眼前的路”。

03《今天也要好好吃饭》

[作者]蔡澜

即使是吃货,也要努力成为一个专业的吃货。

本书开篇就能刺激到所有吃货最细微的那根神经——“我从不‘养生’,而是先把心养好,而养好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吃很多你喜欢吃的东西,保持精神抖擞!”

而随后章节的正菜更是让你欲罢不能。作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特邀顾问,蔡澜能够对各地美食、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材信手拈来,从茶、酒、面、米粉到海鲜羊肉火锅,蔡澜几乎剖析了每道菜的口味、形式和烹饪手法。

接着他又带我们一起走进那些习以为惯的日常食材,教我们如何蒸煮美味的食材,并在字里行间娓娓道出相关的风土人情、世相人心和人生体味。让人不禁感慨,一辈子不长,要吃好,喝好,日子过好!

唯一不好的地方是:建议所有的读者吃饱以后再读此书。

04《七杀简史》

[作者]马龙·詹姆斯

如果能给书分级,《七杀简史》大概属于一本“R级书”。种族、殖民、音乐、信仰、暴力……给这本书打上这些标签都不为过。

年12月3日,牙买加大选在即,几名枪手闯入一位国民级雷鬼歌手家中疯狂扫射——歌手原定于两天后举办一场和平演唱会。歌手逃过一劫,但身受重伤,枪手则全部逃逸。

本书中,这一扑朔迷离的真实事件,便通过75个虚构角色之口重现,包括贫民窟的孩子、毒贩、枪手、《滚石》杂志记者、妓女、黑帮老大、中情局特工,甚至鬼魂。

故事跨度长达30年,从70年代牙买加金斯敦街头暴乱,到80年代美国纽约的毒品战争,再到90年代经历了剧变的牙买加。

书中还充斥着不少暴力、血腥的动作描写,以及所谓“粗俗”的牙买加街头俚语。而翻开每一页,几乎都能看到一些“沸腾、滚烫、暴烈、刺激”的词汇,配合雷鬼音乐阅读,也许能体会到一种另类的刺激。

05《浮生六记》

[作者]沈复

你还相信那种相濡以沫的陪伴吗?

沈三白就像中国几千年来许许多多落魄的文人一般,他的文采并不算斐然,也没有卓绝的胸襟胆识;而给他的作品大添了异彩,是为中国历史上留下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

芸娘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又不似传统的才女那般孤傲清高。她陪着沈三白饮茶论诗,听戏赏花,游山玩水,可算是沈复此生唯一贴心的知己。在他们有限的生命里,有这么一段时光,摒弃了所有俗世繁杂,沉浸在书韵茶香的平淡美好。

一本浮生,或许是他在那个年纪回顾了四十年所有,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功名利禄,有的只是那人留下的话:“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这一波狗粮,博库君给吃了!

最后来说说单拎出的“矮大紧”套书

《鱼羊野史》

这是摘自高晓松“晓松说”的未删减版本,观点新颖、有趣,希望看到的你,能涨涨新姿势。

01凌叔华,知道吧?才情堪比林徽因的民国偶像,但她竟然是一个“妒妇”!

这要牵扯到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恋情。

凌叔华跟林徽因一样,都喜欢过徐志摩。志摩飞机失事前,他的很多日记都由凌叔华保管,里面就有一本关于林徽因的日记。

志摩出事后,林徽因很想得到这本书稿。但凌叔华无论如何也不肯给她。后来,徽因只能出动胡适当说客,可凌叔华还是仅答应把徐志摩的日记拿出来整理编成合集,其中独少了林徽因的那一版。

高晓松对这个事件的解答是:凌叔华在吃醋。因为里面记载了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所以,凌叔华怎么也不肯拿出来给林徽因看。

更加不可置信的是,直到临终的时候,凌叔华还在说,我就不拿出来,我就不把徐志摩怎么爱林徽因的这一本日记拿出来,它就是跟我一起进棺材,我也不让别人知道。

一个女人吃醋到这种地步,也是没有谁了。

02周作人知道吧?汉奸啊!那你知道他为什么当汉奸吗?居然是因为怕老婆。

其实博库君很喜欢周作人的作品。不得不说,他虽然是个汉奸,但更是一个才子。

本来便好奇,为什么嫉恶如仇的鲁迅先生会有这样一个在民族大义面前,立场不甚坚定的弟弟。

看到晓松老师的解释后,完全释然了。在战火连天的民国,日本人都打进北京了。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逃到了南方。他们的打算是即便不能上前线抗敌,但至少要为国家守忠,绝不沦为汉奸。

可两个大师级别的人物却没有走。一个是周作人,另一个就是张爱玲。

一些与周作人交好的大师,便给周作人写信,大意就是大家都到了,你怎么能留在北京当汉奸呢?

但是,周作人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我老婆是日本人,这我应该怎么算?我又怕老婆。我要背叛我老婆的那个国家,还是背叛我自己的这个国家?

03《红楼梦》知道吧?你要知道后四十回是怎么来的,或许,你再也不想看后四十回。

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首先想到了张爱玲的“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有刺,三恨《红楼梦》未完。

张爱玲是不认可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红楼梦》的。当然,自己看的时候,也发现后四十回的一些奢华场景,是完全逊色前八十回的。

据说,高鹗续写《红楼梦》的时间非常短,他只是把前八十回看了一遍,然后,提笔就写了后四十回,挣了点钱就走了。

估计那时候,他纯粹就是为了挣钱才写的。写的时候,也是急匆匆的,因为他还要赶路呢。并且,古代的文人觉得写小说,并不是一件高贵的事。

或许,如果不是恰巧高鹗需要钱,估计都不会动笔写。

04岳飞知道吧?其实他背上压根就没有“精忠报国”这四个字。更可怕的是《满江红》和《武穆遗书》貌似也不是他写的。

小时候听《岳飞传》,总是对这位“踏破贺兰山缺”的民族英雄敬佩不已。一直认为他就是精忠报国的代表,更感动于“岳母刺字”。

不得不承认,即使是金庸这样的大师,都是敬佩岳飞的,因为岳大英雄文武双全:不仅有着重拾旧河山的气魄,还精于诗词文书。

看过这首《满江红》、听过那部《武穆遗书》的人们,无一不佩服岳飞的气概和才华。

但是,很多史料表明,岳母并没有在岳飞背上刻字,而《满江红》和《武穆遗书》貌似也不是岳飞的著作。

博库君需要,一个人静一静。

05中关村,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吧?你知道它的前身吗?是太监的墓群。

大家都知道北京的中关村吧,现在是电子科技的圣地。

然而,它的前身太让人震惊了——竟然是太监的墓群;而它的原名是——“中官村”。

旧时中关村

大家都知道太监是没有子嗣的。他们老了之后,没有人养老;死了之后,也没有人送终。于是,太监们想想自己以后要暴尸荒野,觉得太悲惨了。

他们就商量了一下,集体攒钱买下了中关村这块地,作为死了之后的归所。这块地就是,现在的中关村。

-END-

赞赏

长按







































北京皮肤白癜风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gk/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