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股市一片飘绿A股市场持续暴跌,股民们哀嚎一片!不过话说回来,谁炒股还没有个暴跌的经历是不?全球最富有的第51位华人杜纪川倾家荡产吗!

灾难是上天给你的礼物。这句话,用在杜纪川与他的搭档孙大卫身上殊为合适。

如果要评选全世界最应该感谢股灾的人,杜纪川和孙大卫一定会名列前茅,甚至并列榜首。

曾经,股灾让人生步入中年的他们一夜倾家荡产。而今,被股灾逼迫、激发,再次创业的他们,双双名列《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第51位。

大陆出生的杜纪川,在台湾长大,移民美国30多年。父亲杜桐荪当年曾任中华民国电影检查处处长,他的母亲朱莉早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学院,是老牌影星,艺名威莉,曾主演《出卖影子的人》等片,定居台湾后,曾与“小咪姐”李丽华合作演出电影《盲恋》。

杜纪川的童年时期,分别待过重庆、上海、台湾、香港等地,辗转到台湾念书,在师大附中读高一时,杜纪川与同学合组热门音乐团(Band)。

提到学生时代,杜纪川描述,彷佛历历在目,那段时间,可算是他学生时代最乐的时光;书念不好,在学校又不务正业,家人干脆把我送到德国念书,回忆求学过程的坎坷,杜纪川说,由于高中未毕业,无法到美国拿绿卡,因此在台湾读完高一后,杜纪川从高雄搭舢板船偷渡到香港,再以大陆难民身份取得香港居民证,年转赴德国,在TchnichHochschulDarmstadt攻读电机工程学位,年移居美国,从房地产销售工作起步谋求发展。

几小时内,美国股票总市值蒸发亿美元,相当于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很多投资者输掉了全部身家。

杜纪川和孙大卫投入股市的钱全部赔光。

一天之内,从百万富翁变成了一无所有。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们陷入悲伤,尤其觉得愧对家人,但回到家中还要强作笑颜,假装没事发生。

夜深人静,已经46岁的杜纪川,既无处话凄凉,又要操心如何度过眼前的难关,谋划一家人的新出路与活法。孙大卫也好不到哪里去。

两周后,两人心情稍微平复,相约出来喝咖啡。他们相互安慰,鼓励,最后决定再次创业,重头再来。总有一天我们还会赚回来!

杜纪川翻箱倒柜才从车库找出美元,充当了新公司的启动资金。他们为公司取名“金士顿科技”,之后便一头扎进车库,再次创业。

“金士顿”名声响亮,部分原因是总裁杜纪川和副总裁孙大卫,在几年前拿出1亿美元分红给所有员工,震惊全美;年台湾“总统”大选争议,他们又捐出1亿元新台币,协助查验选票,轰动台湾。

金士顿已在上海设置25万平方呎的厂房,且将产品触角延伸到Flash内存等数字媒体产品,多项产品皆成为市场龙头老大。杜纪川与孙大卫虽然早就是亿万富翁,仍一本初衷,在橙县芳泉谷总部开放式办公室,卷起袖子与员工一起埋头苦干。

他们的崛起过程颇具传奇色彩,年10月19日华尔街股市崩盘的这天,反而是他们实现美国梦的开始。原来杜纪川与孙大卫因早年从事的个人计算机生意,由当时在计算机业叱咤风云的AST公司收购,取得万元后,全数投资于股市,结果一夕之间变得一无所有。

笃信“危机就是转机”的杜纪川,只有与孙大卫重新出发,成立金士顿,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策略,力争上游。杜纪川把公司的成功归功于知人善用,拥有一群向心力极强的员工。其实,这股向心力的来源,正是由于公司一向把员工当成是最大资产、善待员工,并且提供员工最佳福利。

金士顿在年底一度被日本软件银行并购,当时杜纪川与孙大卫拿出1亿美元与员工分享,震撼全美业界,让人称羡不已,也让金士顿声名大噪,令求职者十分向往。

后来日本软件银行因扩张过度,资金陷入窘境,营运方向改变,杜纪川与孙大卫再将金士顿买回。

今天,由他们创办的金士顿科技不但是全球最大内存企业,更是全美备受赞誉的最佳雇主,并以独特的企业文化著称于世。

金士顿规模尚小时,一位《洛杉矶时报》记者前往采访。见识过杜纪川、孙大卫的“无为而治”后,他警告二人:你们现在可以这样管,等做到2亿美元就不行了。后来,金士顿做到了2亿美元,这位记者再次来到公司,发现公司的管理依然没有变化,又改口继续警告:这种方式一定做不到10亿美元。

而最的传奇是,年,对硬件企业不再有兴趣的软银,决定把金士顿卖掉,最终又主动找到杜纪川、孙大卫,让他们以4.5亿美元买回了金士顿。

14.5亿美元卖出,4.5亿美元买回,即使剔掉一句话就送给孙正义的3.3亿美元人情,杜纪川、孙大卫还是在1年多的时间里,因为孙正义的这一折腾,净賺了6亿多美元,可谓是全世界对孙正义最大方,也从孙正义手中赚钱最狠的人。

杜纪川也是华商韬略()的老朋友,曾三次接受我们的独家访问。现将部分内容分享如下:

问:是什么支持金士顿持续高增长?

杜:一直以来,我们努力于不断“突破”自己。我们从未用守成的思维来思考业务和发展,总是强调进取,强调朝前看,强调竭尽所能去把握新机会。

我们一向坚持独特且吸引人的企业文化,持续投入科技创新,让同事始终拥有最宽松的工作环境,去发展最高质量、最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得到最好的工作回报。这也是我们能够持续团结一致,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问:你和孙大卫怎样开始的创业?

杜:我做房地产销售的时候认识了孙大卫。他在一家公司做硬件工程师。他常常和我说:一块主机板卖美元,但成本只有美元,实在是很赚钱!我很羡慕这个生意有这么高的利润,这么好挣钱,于是想到一个主意:可不可以我们合作,他设计主机板,我来销售?我认为,只要他有信心做出好的主机板,我就有信心将主机板销售出去。

问:股票投资的效果不好,所以转而做了金士顿?

杜:不是不好,是非常糟糕。年10月17日,美国股市一夕之间崩盘,我和孙大卫的积蓄化为乌有。

那天是我毕生难忘的日子。原本,我们已财务自由,但一夜之间一贫如洗。

一阵非常沉痛的沮丧后,我们决定重头来过。

我们看好当时的内存市场,决定继续创业。但再一次开始时,条件已非常艰难。我还记得,我们在家中抽屉里东翻西找也找不出来多少钱,最后还是在车库中找到差不多美元,于是就以那美元作为资本,创立了金士顿。

问:金士顿成立后发展顺利吗?你们采取了什么办法重新站起?

杜:人们都说,成功没有捷径。但我认为是有的。成功的捷径就是懂得发现市场的潜在需求,懂得利用市场上已有的东西加上自己的东西去满足需求。这也是我们给金士顿找到的成功捷径。

我们看准了DRAM市场的潜力,大量低价买进DRAM颗粒,重新设计包装,然后再以模块方式销售出去。市场验证了我们的判断,DRAM大缺货,我们也就天时地利人和,很快做出很好的成绩。

问:年8月,日本软银以14.5亿美元收购金士顿80%的股份?你们为什么要卖公司?

杜:其实,我和孙大卫并不想卖给他们,但是他们十分坚决而且锲而不舍。我们两个人,应该说,都不是那种非要做出伟大成就的人,我们都热爱生活,不把工作当成人生的全部。软银让我们看到再次退休享受生活的机会。

另外,我们也在思考着,DRAM产业波动剧烈,公司规模日渐壮大,经营稍有不慎,怎么保障员工呢?软银那么有实力,又雄心壮志,让他们经营应该没错。所以就决定将公司交给日本软银经营。

问:这中间,你们还免掉了软银3.3亿美元的未付款,为何要这么大方?

杜:软银当时正努力扩张,运营资金比较紧张。交易过程中,他们对最后的3.3亿美元感到无力支付。于是向我们说明困难,并且提出延期支付的希望。

我和孙大卫认为,我们已经收到了10多亿美元,已经赚到足够多了,这3.3亿美元可以说多出来的钱,不需要为这笔钱让对方受苦。所以告诉对方说,剩下的,我们不要了。

问:但年7月你们又以4.5亿美元把这个股份买了回来?

杜:是。这个过程充满戏剧化。

后来软银发现买下金士顿是个错误的决策。当时他们所投资的公司都是以网络公司为主,只有金士顿和另一家出版社与软银其它公司的属性差异甚大。

隔行如隔山,每当软银股价上涨时,这个问题也总是会被市场分析师提出来,让他们十分头痛。但他们也不想将金士顿易手他人,只想我和孙大卫将金士顿买回来。被他们的诚意感动,我们也就答应了他们,重新把公司买回来。

对方也给了我们很优厚的价格:1年前我们用10多亿美元卖出去,现在只要不到5亿美元的价格就买回来,而公司在这期间的业绩还在增长。

问:免掉人家3亿多美元,一卖一买净赚了6亿多美元?很想知道,这几亿美金飘来飘去,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杜:我们曾经一贫如洗过,然后又经历这样的财富起伏。大有一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人生体验。这可能也是坚定我们价值观和管理文化的一个原因。

我和孙大卫从来不会为钱吵架,我们也不会只为钱而做事,我们很清楚人生中,还有很多东西是比钱财还重要的。我们一直认为,在相比较之下,金钱是比较不重要的。

问:出售股份给软银的当年,你们把一亿美元分给员工,你也多次当选美国人心中的梦幻老板,请分享你对待员工,对待管理的心得?

杜:我们一向将员工视为一家人,而不是站在资方的角色去对待员工。金士顿将员工视为一家人,我们一直都与大家共同分享利润,并以此作为对员工的感谢。我们一向相信快乐的工作环境是大家能够达到极佳工作绩效的关键,所以一直努力营造可以让员工快乐工作和享受工作的环境。

金士顿就像是个大家庭一样,所有的员工对于这个“家”都能有着一份归属感。在这里,任何问题都能够商量、讨论、以及分享。我们和供货商以及客户之间,也像亲人一样,互相帮忙和扶持,让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在我们这里看不到。

谈到员工管理,其实金士顿的“以人为本”管理方式是没有跨国或是跨文化的区别的。举个例来说,我们在欧洲的员工,有25种国籍,我到欧洲出差时,大家一同吃饭或是闲话家常,都是一样的,不会有不同的相处方式。关心员工是不会因为国籍或是地区不同而有差别的。

不过呢,因为文化差异,虽然大方向不变,但是与各地员工间的管理方式还是会依文化差异而作调整,这样才能够做到充分了解员工需求,尽量满足员工需求。

问:你和孙大卫是公认的黄金组合,你们之间有没有出现过危机?

杜:我和孙大卫是彼此信任及尊重。我们对彼此的信任维系了我们几十年的关系。尤其是我们的患难之情,让我们不会为了钱吵架。但我们会为了ida(主意)吵架。遇到了分歧,我们会平下心来,想一想,再进行沟通,交换想法,然后达成共识,不会有吵到面红耳赤的情况。

我和孙大卫都很幸运,能有今天这样还算满意的成就。我们认为创业伙伴的关系就像夫妻,要看对方的优点,而不是挑缺点,尤其是两人之间不能过于计较,不能去计算谁贡献多、谁贡献少,这样合作才能长长久久。

问:在你记忆里,你过得最艰难的是哪一段岁月?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杜:留学德国时,我一句德文都听不懂,再加上当时的德国很排外的,因而内心非常惆怅,感觉好像被孤立。那时,我还在亲戚经营的中国餐馆打工,常常会受到客人的冷嘲热讽。在那段岁月中,我体会到人情冷暖。但它最终带给我正面的力量,让我日后懂得如何应付各项挑战和挫折。

问:你现在的日常作息怎么样安排,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呢?

杜:我的工作时间表经常排得满满的,工作之余喜欢打篮球,也喜欢打鼓。

我在台湾念书的时候,就与同学合组了热门音乐团(Band),这可能是台湾最早的学生乐团吧!也因为对于西洋音乐有着不可言谕的喜爱,现在,我和一群喜爱音乐的朋友们组成了“加州梦幻大乐团”,我负责打架子鼓。我们经常会在华人小区的慈善筹款会义务演出。

问:现在,您怎么看股灾中一无所有的经历?

杜:在我的记忆里,我总是觉得年10月17日那一天才是金士顿真正的诞生日。因为没有这个节点的出现,我们就不会重起炉灶,后面的故事就不同了。

年,我已46岁了。一个46岁的人,从百万富翁跌落到生活开支都有问题,甚至还有负债,然后两手空空重新开始,这并不容易。我也一度非常绝望。很庆幸的是,我没有一直沮丧下去,而是选择了重新开始。

现在回头看,我得感谢那场灾难。

本文来源于:华商韬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后台:财富人生(fortuntim)删除

精品







































白癜风医院募捐活动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gk/3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