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树与小叶女贞

(窗口开满碎花的香樟树)

香樟树

五一节以来,每天清晨开窗,就有一股幽幽的香樟树花的苦香,若有若无的飘进来,夹杂在微凉的清晨和风里,弥漫着尚是黛青色的晨光,令人忙碌之余,有暇思。

香樟树我小时也不算十分常见,在海宁大面积出现,也不到二十年时间。

因为城市以及道路绿化的需要,海宁不少农民大面积种植,尤其在周王庙一带。某段时间,去长安镇,走小路,都要穿过这大片的香樟树林,感觉十分美好。

但,香樟树在南方其实是个常见树种。尤其在乡村,各个村庄,总会看见几棵十分高大,很有年份的大香樟树。

香樟树的一个特质,即是带有特殊的芳香味,所以不长虫子。叶子是革质,好象表面涂上了一层蜡。所以,即便是青叶,也十分容易燃烧,是个好柴火。

以前,好象家家户户都有几个大木箱子,用以储藏衣服。最佳的材质,即是香樟树木,因为用香樟木做的箱子,散发的芳香味有驱蟑螂的功效,不容易虫蛀。

说到香樟树在江南,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以前,江南大户人家,有了女儿,即在院子里种上两棵香樟树。待到女孩成年,媒婆一看此家人院子里有高大的香樟树,就知晓此家有女已长成,就会有媒婆来牵线做媒。待女孩出嫁前,把香樟树砍了,做成两个樟木箱,里面放满丝绸,作为女孩嫁妆之一,取其好口彩为“两厢厮守”,即“两箱丝绸”的谐音。

这个,倒和绍兴地区的人家,生了女儿储藏黄酒成“女儿红”的习俗,很是类似。

沈惟意出生后,我倒也是在乡下种了四棵香樟树。但我们寻常小户人家没有这个宏大的规矩与家传,而且现代社会也已不讲究用樟木箱子来储藏衣服,男女嫁娶也不吃这一套。

当年我种这几棵香樟树,惟只为了遮荫。因为从沈惟意出生那年开始,每年暑假,沈惟意都要回乡下住,我们的房间是西面一间,西晒太阳暴烈。沿西墙壁,从南到北,种四棵四季常绿,浓荫冠大,不长毛毛虫的香樟树,是遮荫的最佳选项。

女贞树

东山上自楝树花凋零之后,这段时间,可见不少小叶女贞树,开满细碎的白色小花,香味浓郁。一丛丛的白色树冠点缀在山坡的树林中,也分外显眼。

女贞树的品种很多,东山上自然生长的,是小叶女贞树,上了年纪的人,常说是“冬青子、白蜡树”。

几年前,让小张师傅帮忙,我乡下墙脚边一圈种了金叶女贞,但,是灌木,不是小乔木,也开类似的花,没有这样浓郁的香味。今我闻到这样的小叶女贞的香味,如同记忆里熟悉的桔子树花的浓郁香气,令我感觉亲近。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描述女贞子的:“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女贞状之。”

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女贞的故事:

相传在秦汉时期,江浙临安府(今杭州)有一员外,膝下只有一女,年方二八,品貌端庄,窈窕动人,工及琴棋书画。

员外视若掌上明珠,求婚者络绎不绝,小姐均不应允。

员外却贪图升官发财,将爱女许配给县令为妻,以光宗耀祖。哪知小姐与府中的教书先生私订了终身,又瞧不上那些纨绔子弟,到出嫁之日,便含恨一头撞死在闺房之中,表明自己非教书先生不嫁之志。

教书先生闻听小姐殉情,如晴天霹雳,忧郁成疾,茶饭不思,不过几日便形如枯槁,须发变白。

这是网上查到的故事。但我还是不明白这个传说故事,讲的是小姐如女贞树,还是那位教书先生须发变白,如开花后满树白花的女贞树?

而女贞树的花语是——“生命”。

据说是缘于这种植物的果实,具有在整个冬季都不会从树枝上掉下来的特性。当鸟儿没有饲料,饥饿难忍时,冬青树的果实正好可以维持生命。因此,它花语就是“生命”。

但一点也不喜欢这个传说故事。这样鄣显女性贞洁的故事,大都结局,都以女性牺牲生命为前提,令我心里不适。

这远不如前面香樟树的“两厢厮守”来得喜气、愉悦。

这或许也是临安城里的员外人家,与乡村大户的乡绅人家的门户区别。

/05/10晴

沈湘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方法
北京哪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gk/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