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侃科技电脑的选配与升级内存与
~序言~ 前两期爱侃漫谈中,我们讨论了有关CPU和GPU挑选的二三事,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用户虽然对两块核心部件保有足够的重视,但对其他部件的选取却不大看重,甚至抱着能省就省的态度。这里爱侃小编想提示大家,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就像人体的健康程度并不仅仅取决于心脏和大脑一样,在CPU与GPU之外,其他部件也能决定性的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 对一台电脑来说,均衡的性能发挥往往比单方面堆料更为重要,如果想保证电脑能够平稳耐久的运行,主板,RAM,ROM,电源,散热器等诸多部分都是必须精挑细选的目标。 page1★RAM和ROM傻傻分不清楚★ 一开始挑选电脑的小白们有些经常会分不清RAM(内存)与ROM(存储)的区别。如果把电脑想象成我们,现在需要面对一场考试,有些知识点是我们临时抱佛脚记住的,考完之后睡一觉就忘了它们,这就像RAM的存储方式,即“断电即失忆”。还有些知识点我们平时早就掌握熟练,打死都忘不了的,这就像ROM的存储方式,断电后仍然能保留之前的记忆。在电脑中,RAM是直接与CPU沟通的,速度较快,但是只能临时储存数据。ROM(准确的说是可写入ROM)速度较慢,但断电后数据仍然能被储存。计算机中常见的RAM即为内存条。而ROM种类繁多,硬盘,U盘,CD都可以作为其体现形式。今天我们就以内存条和硬盘为例子,谈谈如何对RAM和ROM进行合适的选择。 page 2 ★内存选购小窍门★ 相比与CPU,GPU能让入门者通过天梯图这种直观的方式来进行挑选,内存和存储暂时没有比较容易的挑选方法,再加上内存和存储并不是像前两者那样两三家独大的形式,而是群雄争霸的市场,所以它们的种类也比较繁多,但是通过数据比对也是比较好挑选的。 另外还说一句,现在由于因DRAM颗粒需求紧缺,供求平衡被打破,上游颗粒厂商抬高DRAM颗粒的价格,以前处于低价格的内存正在直线上涨,现在购买内存可没有以前那么便宜了。笔者这次寒假就在华强北体验过一次价格上涨的悲剧,买了一条75块钱的DDR2内存想再买一条,过两天再去采购的时候单价已经变成了。 ★内存条的种类★ 我们首先要确定的是购买笔记本内存条还是台式机内存条,因为它们的大小和规格都是不同的。 台式机内存条 笔记本内存条 之后便是选择合适的厂家啦,在这里我们先说几个常见的值得信赖的内存条厂商:海盗船、威刚、芝奇、金士顿、三星等。 挑选好厂商后,接下来看电脑支持几代存储技术的内存条。目前主流的是DDR4,也仍有不少DDR3与DDR2的。代数越高,技术也越高,性能也越强,功耗也越低。一定要注意,主板与内存条存储技术的代际一定要兼容,不然是运行不了的。接着我们需要选择的是内存条的频率。现在DDR4已经最高达MHz频率了。我们正常工作学习游戏用-频率已经差不多了。不同用料的主板所支持的最高内存频率也不同,虽然一样能用,但是内存频率是以较低的那个为准的。所以在选购的时候我们需要同样确认好主板的支持状况,以免花冤枉钱。最后的选择标准就是容量大小了,一句话简单说:4G入门,8G主流,16G以上高追求。另外,在组=8G的内存时,我们可以买两个内存条组成双通道,进一步提升性能。台式机主板还支持四通道,组32GB以上的性能怪兽时我们可以考虑。另外,在考虑多通道时,我们推荐选择同品牌同批次的内存条以获得最大的性能提升与耐久。当我们拿到内存条时,在上面都会有标注所有的数据及批次。用硬件检测软件也可以检测出所用内存条的数据。 page 3 ★硬盘挑选有学问★ 我们消费级电脑里面的硬盘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机械硬盘,一种是固态硬盘。简单来说,机械硬盘便宜,但是读写速度较慢。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快的很多,再有就是固态硬盘会相对耐摔一点,而且没有噪音。但是价格也贵很多。在同等容量下,固态硬盘的价格大概是机械硬盘的8倍或更多。选择硬盘时,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若考虑大容量,应选择机械硬盘,若考虑性能,应选择固态硬盘,当然咯,如果你的电脑能装下多个硬盘的话,建议一个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再加上机械硬盘作为数据存储比较合适。另外,希望更快速运行的软件与游戏也可以放进固态硬盘里面,以增加软件对内部数据的读写速度。接下来,我们就分别从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两方面来为大家讲解它们的参数与挑选诀窍。 ①.机械硬盘(HDD) 机械硬盘 由于机械硬盘是极其精密的,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生产,主要有西部数据(西数),希捷,和东芝。首先最基础的就是存储大小。对于正常使用,1TB已经足够,但如果需要存储海量的照片,游戏或视频,则需要更大的容量进行加持。接下来同样是对笔记本与台式机的区分,笔记本必须购买2.5寸的小尺寸硬盘,台式机则可以买3.5寸的,虽然体积大,但是相对更便宜。机械硬盘的参数比较复杂,有除了转速以外其他更精密的数据(比如寻道时间、硬盘缓存等)。为了方便挑选,硬盘厂家已经将硬盘分了等级。我们拿西部数据公司的硬盘举例子,其硬盘分类如下 绿盘: 低转速(转),性能低,耐久不高,但是十分廉价; 蓝盘: 最普通常见的等级,家用与商用存储,性价比高; 黑盘: 高性能,大缓存,速度快。适用于企业,吞吐量大的服务器高性能计算应用,诸如多媒体视频和相片编辑,高性能游戏机; 红盘: NAS(网络云存储)专用硬盘,转速,性能等类似绿盘,但是耐久大幅提升,以适应NAS的硬盘使用量; 紫盘: 专门面向视频监控的硬盘,也适合家用,整合了专门面向视频监控的技术。 其他厂商都有类似的分类方法,比如说希捷的酷鱼、酷狼、酷鹰等。最后就是机械硬盘的接口了。机械硬盘接口一般都是SATA的,比较单一。 ②.固态硬盘(SSD) 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的应用相对于机械硬盘要晚许多,直到年开始应用到笔记本电脑上,不过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成为是中、高端电脑的标配了。对配置机械硬盘的电脑来说,如果想提升爱机的速度,换一块固态硬盘不绝对是一个经济有效的选择。来看看固态硬盘的参数。首先固态硬盘的品牌众多,因为固态硬盘技术与传统硬盘技术不同。厂商只需购买NAND存储器,再配合适当的控制芯片就可以进行制造。所以产生了不少新兴的存储器厂商。其品控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挑选好的品牌特别重要。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如下品牌:闪迪、三星、Intel、浦科特、饥饿鲨(ocz)、创见、建兴等等,这些厂商都有比较纯熟的技术和底子,而且用的主控和颗粒也都靠谱。当然咯,还有很多厂商没有列举,但是千万不要信赖完全没有听过的牌子。接下来是选择颗粒类型,闪存颗粒分为SLC、MLC、TLC三种,SLC的性能最好同时寿命也最长,其次是MLC,最后是TLC。现在还有eMLC等等新的颗粒技术也相应的投入到使用。对于颗粒的选择,我们平常为了追求价格平衡,MLC和TLC已经可以了,现在一部分固态硬盘厂的MLC颗粒固态硬盘价格也相对蛮便宜的。然后就是对固态硬盘容量的需求。由于固态硬盘的价格要贵很多,我们通常购买~GB的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以提升电脑的速度,更大容量的SSD虽然能装下更多东西,但已经基本上千元起步了,所以还是按我们的消费能力购买,毕竟小编认为固态硬盘对我们来说还是以提升电脑速度的功能为主要需求。最后我们说一下固态硬盘的接口。目前市场上主要流行的还是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但是随着新型接口M.2NVMe的兴起,更多的厂商开始制作M.2的固态硬盘,相应的现在许多中高端的笔记本电脑与中高端的主板也都支持NVMe标准的M.2接口了。相对于SATA口的固态硬盘,M.2得固态要更小巧,半张校园卡的大小,厚度也就比一张校园卡厚那么一点点,性能也是爆表,走SATA3.0通道的SSD可以达到6Gb/s的理论带宽,读取速度大概能达到~MB/s,而走PCI-E通道(直接与CPU连接)比这还要快。可以说,M.2接口在不远的将来会在我们的电脑中普及。另外,如果你的电脑上可以支持N.2NVMe的固态硬盘,购买及安装时一定要注意M.2固态硬盘的尺寸是否与电脑主板要求的大小相符。 page 4 ★关于存储的一些拓展★ ①光驱位硬盘托架 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附带光驱,而且你想提升电脑的存储和性能,这时你就可以考虑用光驱位硬盘托架了。它可以将2.5inch的小尺寸硬盘通过转接放入笔记本电脑中放置光驱位的地方,以便于我们提升更多的存储空间。在使用时为了保证最大的速度,我们一般把机械硬盘转移到硬盘托架内,而把固态硬盘放在电脑内原配的SATA接口位置。当然咯,不要担心你的光驱会没有用处,买一个USB-SATA转接线插上原来的光驱,它就可以以外置光驱的身份继续服役喽。 光驱位硬盘托架 ②关于挑选便携式存储的Tips 其实大家平时对挑选U盘啊移动硬盘什么的并不上心,但是一到坏了丢了重要数据的时候就后悔莫及,所以挑选一个质量好的值得信任的移动存储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里小编想告诉大家,特别是女生,买电子产品的时候就不要过分得追求外形了,实用和品质才是硬道理。买U盘和移动硬盘时一定要挑选值得信赖的厂商(u盘如闪迪、金士顿,移动硬盘如希捷、西数等等)。 ③关于苹果MAC电脑的存储拓展小编就是一个MAC党,加上看学校里还是有不少人用苹果电脑的。对于MAC来说,总会有同学抱怨存储空间实在太小而又难以更换的情况,所以小编觉得很有必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对于MAC电脑存储拓展的方法。 对于较早期的MacBook来说,电脑内的SSD是可以更换的,创见(Transcend)公司就为我们提供了early版本前的可更换固态硬盘。但是early版本后期的固态硬盘是不可更换的,除非是从类似版本的MacBook上拆下来的才能用。这个时候我给MAC党们推荐的是同样来自创见(完全没有打广告的意思主要是没有几家做这些东西)的SD卡槽拓展卡,身型非常小巧,如果购买能力有限的话,也可以选择普通的SD卡进行扩容,不过由于SD卡本身性能的限制,不建议将软件或者是系统装在SD卡内,不然会使它们运行变慢。 结语 在三周的推送中,我们针对CPU,GPU,存储等几个方面对笔记本配置的基础知识进行了介绍,但配置的选择只是笔记本选购的一个方面,实际选配过程中,最核心的是首先充分明确我们需要怎样一款产品,是便携办公的商务本还是性能至上的游戏本,是软件繁多的Windows还是干净有序的MacOS,知道自己要什么,明确自己的预算,在配置上均衡所需,了解型号的优缺点,弱水三千,堪取一瓢,型号众多,但适合自己才永远是最重要的。 如果大家有软硬件或者电子产品方面的兴趣和疑惑,也欢迎联系我们或者在后台留言,毕竟,爱侃科技不仅属于网技,也同样属于充满热忱的你。 撰稿人:庞宇轩 网络技术部爱侃科技原创组 负责人:徐海轩 东大科协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jd/2378.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何区分DDR1DDR2DDR3内存条
- 下一篇文章: 懂加拿大的人,才知道金斯顿对于来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