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你,床乱成啥样了?也不把被子叠好......”

“妈你不知道吗?起床之后不能马上叠被的。”

“就你借口多,偷懒还有理了是吗?”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耳边也开始回响起妈妈催促起床叠被子的唠叨。家里的长辈总是有他们坚持的一套“日常准则”,并且觉得大家这么多年都是这样做的,一定没有问题。殊不知这里面也可能存在不少误区。

起床马上叠被?还真的不健康

在父母长辈眼里,起床不叠被子就是懒人的表现,而且一定要叠得方方正正的才好。但现代研究证明,起床立刻叠被子还真达不到健康、干净的效果。

英国金斯顿大学的研究显示,人在夜晚睡眠时会排出大量的废气和汗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将吸附在被子上[1]。如果起床后就立刻把被子折叠起来,这些废弃物质就无法及时通过空气散发,会一直停留在被子里。下次睡觉的时候,这些物质直接接触肌肤,久而久之可能会诱发皮肤病。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起床后将被子翻转,使被子的里面能够接触到空气,并打开门窗通风。如果要保持床铺的整齐与整洁,不妨等刷牙洗脸、吃完早餐后回来叠被子。

自以为健康的4个习惯,其实不科学

不仅是起床马上叠被,生活中有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看似有益健康,其实是需要纠正的。

习惯一:锻炼越早越好?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很多人喜欢清晨锻炼一番,然后再神清气爽地迎接新的一天。生活中也不乏晨练爱好者,尤其是中老年人,他们起得更早,往往喜欢清晨五六点钟、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到户外进行锻炼。

但是,太早晨练反而对健康不利。日出之前,植物还没有开始光合作用,大量的二氧化碳还积存在植物身上。这时的空气中充满了污染物,会伴随呼吸进入人体,于健康不利。

正确做法:因此晨练不必赶早,尤其是秋冬季节,晨练务必“赶迟不赶早”,最好把晨练和晒太阳结合进行。

习惯二:用流动的水冲洗生肉?

很多人把肉买回家以后,觉得外面肯定处理得不干净,于是喜欢自己再开着水龙头冲洗。往往都是让水一直流着,然后反复搓洗生肉。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是正确的。肉类上可能携带一些病菌,在水龙头的直接冲洗下可能会产生溅洒污染。

去年6月18日,国家卫健委在《低风险地区夏季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场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中也特别提出: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肉,防止溅洒污染。

正确做法:应该是把肉放入装有水的器皿中清洗,洗完以后再对器皿二次清洁。此外,处理生肉时,菜板也要生熟分开,清洗干净。

习惯三:喝白粥养胃?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以为粥是养胃的食物,在胃不舒服的时候都喜欢来一碗热腾腾的白粥暖胃。

但其实白粥的这一功效是因人而异的,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如胃动力不足,身体较为虚弱的老人,以及术后胃肠功能尚未恢复的病人而言,粥作为流食不需要太多咀嚼,而且能促进胃酸分泌,确实“养胃”。但是,白粥虽然容易消化,普通人长期喝白粥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受到影响以及血糖升高。

正确做法:白粥可以在生病的时候偶尔喝,却不能一直当作主食,平时早餐喝粥也要搭配面包馒头、水果、鸡蛋等,保证营养均衡。

习惯四:洗完碗用抹布擦干?

在一些高档的餐厅,经常能看见工作人员在用餐布擦拭餐具,于是很多人回到家中洗完碗也会用抹布擦干水分。但这个小细节却极易导致餐具上的细菌超标。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做过一项家庭调查显示,每克餐布中细菌总数高达数十万个。[2]也就是说,一块抹布可能有数千万甚至上亿的细菌总量,其中还含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一旦被污染的餐具二次盛放食物,就会经口传播给用餐者,导致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正确做法:所以,洗完的餐具只需要放在通风处自然晾干后,再放入橱柜即可。洗完碗后也要把灶台桌面的水擦干,避免细菌繁殖。

如何让老年人避开“坑老骗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课题组以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我国中老年人的互联网生活现状。

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老年人接入互联网的主要工具是智能手机,平时喜欢用手机看新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ly/1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