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玉简介及代表作

一、简介:

夏春玉,男,祖籍山东郓城,年生于黑龙江省林甸县,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现任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主要社会兼职: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等。

夏春玉同志先后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陕西财经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曾留学日本一桥大学、北九州大学,曾任东北财经大学物资经济管理系教师、教研室主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院长、校长助理和副校长,年1月至今任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二、代表性科研成果

(一)著作:

1.《现代商品流通:理论与政策》(专著,26万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年版

2.《当代流通理论》(专著,27万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年版

3.《流通概论》(主编,50万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年版,年第二版

4.《现代物流概论》(主编,51万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年版,年第二版

5.《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主编,34万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年版,年第二版,年第三版,年第四版

6.[日文版]《中国流通经济论》(合著,30万字)苇书房,年版

7.[日文版]《流通结构、竞争、行为》(主编,25万字)同文馆,年版

8.《流通概论》(合著,50万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年版;年第二版;年第三版

9.《中国流通理论前沿(4)》(参编),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版

10.《中国零售业发展历程》(参编),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中国流通理论前沿(5)》(参编),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年

12.《中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年

(二)论文

1、“现代零售商市场环境分析”,《商业经济研究》,年第2期

2、“试论商品流通政策的主体、目标与体系”,《北京商学院学报》,年第2期

3、“对中国综合商社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中国流通经济》,年第1期

4、“商品流通产业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解说”,《财经问题研究》,年第2期

5、“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及其评价”,《当代经济科学》,年第3期

6、“试论商品流通规模及其决定”,《中国流通经济》,年第4期

7、“略论市场储备商品的确定”,《中国流通经济》,年第2期

8、“关于商品流通主渠道问题的探讨”,《中国流通经济》,年第6期

9、“国外大型零售店铺的规制政策”,《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第8期

10、“流通经济学的贫困与构建设想”,《当代经济学科》,年第1期

11、“关于我国零售业态与立地问题研究”,《中国流通经济》年第5期

12、“论城市商业规划与商业经营”,《中国流通经济》,年第4期

13、“零售业态变迁理论及其新发展”,《当代经济科学》,年第4期

14、“零售生命周期理论的一个经验证明”,《财经问题研究》,年第9期

15、“试论商业步行街的功能定位及规划原则”,《中国流通经济》,年第2期

16、“渠道建设理论的经典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年第5期

17、“流通渠道的建立、修正与重建”,《经济管理:新管理》,年第10期

18、“零售商业的国际化及其原因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年第4期

19、“PB商品与零售市场”,《市场营销导刊》,年第2期

20、“零售市场的特点与竞争结构”,《东北财经大学学报》,年第4期

21、"中国物流政策体系:缺失与构建",《财贸经济》,年第8期

22、"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当代经济科学》,年第6期

23、“渠道权力:依赖、结构与策略”,《经济管理?新管理》,年第2期

24、“跨国零售商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及其选择”,《中国流通经济》,年第6期

25、“农产品流通渠道:权力结构与组织体系的构建”,《农业经济问题》,年第7期

26、“辽宁农产品的流通模式与市场体系建设”,《经济研究参考》,年第74期

27、“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空间竞争结构及其变化”,《商业经济与管理》,年第10期

28、“城市与流通的互动:城市流通系统”,《财贸经济》,年第11期

29、“城市流通系统:研究现状与一个综合性框架”,《当代经济科学》,年第3期;

30、“流通、流通理论与流通经济学”,《财贸经济》,年第6期。

31、“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的店铺布局与市场选择”,《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年第5期

32、“城市批发流通系统的空间结构与城市的层级关系”,《商业经济与管理》,年第11期

33、“零售业态适应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判定”,《财贸经济》,年第10期

34、“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系统性框架及若干关键点”,《财贸研究》,2年第1期

35、“物流模式对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影响机理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年第11期

36、“农业产业化模式、利益分配与农民收入”,《财经问题研究》,2年第11期

37、“中国零售业30年的变迁与成长”,《市场营销导刊》,2年第6期

38、“订单农业中交易关系的建立、发展与维护”,《财贸研究》,年第4期

39、“农产品流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农民收入”,《经济管理》,年第9期

40、“农产品流通:基于网络组织理论的一个分析框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年第4期

41、“关系交换、治理机制与交易绩效”,《管理世界》年第8期

42、“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互动机制与建立路径”,《财贸经济》年第10期

43、“店铺印象维度对顾客感知价值与交叉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营销科学学报》年第5卷第3辑

44、“城市间流通网络及其形成与演化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年第10期

45、“契约型农产品渠道中农户人际关系网络结构对企业权力应用及其结果的影响”,《营销科学学报》年第6卷第1辑

46、“他人自我控制行为对观察者自我控制决策的影响”,《营销科学学报》年第6卷第2辑

47、农户人际关系网络结构、交易成本与违约倾向,《财贸经济》年第12期

48、中国商品流通现代化研究综述,《商业经济与管理》年第9期

49、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维度:基于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研究,《经济管理》年第10期(人大《贸易经济》年第3期全文转载)

50、农户人际关系网络结构对渠道行为与续约意愿的影响,《商业经济与管理》年第5期

51、流通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回归:一个学说史的考察,《商业经济与管理》年第8期(人大《贸易经济》年第1期全文转载)

52、从微笑曲线看流通与结构调整,《中国流通经济》年第1期(人大《贸易经济》年第5期全文转载)

53、营销学的学科渊源与发展:基于思想史视角的探讨,《当代经济科学》,年第1期

54、孙冶方流通理论的回顾与再认识,《财贸经济》,年第1期

55、非主流经济学的兴起与流通经济学的复兴,《北京工商大学学报》,年第1期

56、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食品供应链安全问题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年第1期

57、市场不确定性与农产品收购商投机行为:私人关系的作用,《商业经济与管理》,(12):11-20。

58、渠道成员退出与呼吁:感知公平与长期导向的作用,《管理科学》,(2):-。

59、契约型农业中私人关系对投机行为的影响:农户感知公平的作用”,《北京工商大学学报》,(1):4-15。

60、契约型农产品渠道中的契约治理、收购商管控与农户绩效,《经济管理》,(1):87-97。

61、农产品批发市场公益性实现方式研究:以北京新发地市场为案例,《农业经济问题》(1):93-。

62、依赖结构不对称的渠道关系中契约治理对双方投机行为的影响:市场不确定性与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营销科学学报》,年第3期。

63、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重在需求拉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要报》,年4月2日。

(三)课题:

1、  国内贸易部重点研究课题:《中国木材流通问题研究》,年

2、  国家教委:《连锁商业与配送中心问题研究》,年

3、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日本):《东亚中小企业比较研究》,年

4、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日本):《中国流通市场的改革及其对日本的影响》,年

5、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入世与辽宁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年

6、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日本):《大连产业竞争力与东亚经济合作研究》,年

7、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辽宁农产品流通模式与市场体系建设研究》,年

8、辽宁省科技厅项目:《流通国际化与辽宁流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年

9、辽宁省教育厅重大决策项目:《加快发展流通业与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年

10、辽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外流通政策的演进与辽宁流通政策构建》,年

1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系统性研究》,年

12、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中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与政府职能研究》,(06JJD)

13、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流通合作职能及其效率研究》,年

1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机制创新与政策体系研究》,(12JZD)

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自有品牌(PB)开发对零供关系的影响研究》(批准号:72122),-。主持人:李健生,项目组成员。

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企业及其边界人员角色导向对营销渠道治理机制及其结果的影响:基于角色理论的多层面研究》(批准号:),-年。主持人:张闯,项目组成员。

(.9.25更新)

夏春玉历年在新生与毕业生典礼上致辞——

做更好的自己——东北财经大学夏春玉校长在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工匠精神贵在拥有一颗匠心东北财经大学夏春玉校长在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特别提示:“林甸往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ly/4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