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小奥奇去
小奥奇(LITTLEOCHIE)距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一百多公里,是个海边渔村,但从一间牙式海鲜酒馆年开业以来,向来名不见经传的小奥奇开始为世人所知。举凡深度旅行爱好者,特别是那些吃货们,均将小奥奇列为体验牙买加传统饮食的必到之地。久闻大名,不去看看怎么成? 从金斯敦一路向西直行。5月初的这个季节,阳光终日灿烂,碧瓦晴天,加勒比人性格开朗和天气注定有关系。路过山城曼德维尔市,稍作停留。作为曾经的大英帝国殖民地,英国人的文化遗迹处处可循,就拿地名来说,像曼彻斯特、斯旺西等等,都是白人依照英伦故乡的名字命名的。在18、19世纪,乘坐轮船远赴牙买加,动辄需要数月,在遥远的加勒比打拼着的英国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是可以充分想象的。 曼德维尔市较平原地区海拔高出八、九百米,夏日也比较凉爽,那些自欧美返回牙买加安度晚年岁月的富裕黑人,有不少选择居住在这里。小城很松散,民居拉拉杂杂、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脊或山谷中,舒缓而不拥挤。和金斯敦相比,曼德维尔市虽说没有高楼,但也明显没有穷人区。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热烈的簕杜鹃正值花期,伸出栅栏来,开得满大街都是。 牙买加主体民族为黑人,但也有少部分白人及其他族裔。想起认识的一位军官,他就来自曼彻斯特省,是德裔人,祖上也未与黑人通婚,看面貌就是欧洲血统。我问他去过德国么?他笑着说,我只知道祖先来自德国,现在我也不会讲德语,德国那边没有亲戚,我没去过。 这次也见了一位来自中国西北的女性,她嫁给了曼德维尔市的一个黑人,也就成为牙买加人。她说生活在曼德维尔很舒服。一般情况下,华人会有一种叶落归根的情思,只要不是自己的故土,总是觉得在漂泊。不过,有人喜欢漂泊,那位中国女性是这样,我也觉得曼德维尔很好。人只要能平静地生活,在哪儿有那么重要么。 曼德维尔市有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北加勒比大学,曼德维尔由此也被称为“大学城”。周末休息,到校园里转转,十分安静。火凤凰、假香蕉等鲜花开得一派繁盛,登高远望,曼德维尔着实漂亮极了,真是所谓的城在花园里,花园又在城市里。中国人多,城市比建高楼,像生活在深圳,人都要喘不过气来,不知以后还有没有可能恢复到城市的原初自然状态,像曼德维尔那样。 牙买加就是座绿岛,除了路面铺水泥的地方,哪儿哪儿都是绿色的,真是养眼。牙买加人一提起阿富汗等中亚地区,总会大笑半天,因为那儿的山多是光秃秃的,一毛不长。我只去过一次兰州,特别是火车途径陇东一带,那里的山坡也秃得惊人,几乎连一根草都不长。如果要把一个人的心灵荒凉比喻成那样,可能就没救了。两相比较,牙买加甚至是加勒比人的优势不言而喻,简直生活在人间天堂一样。 中午抵达小奥奇。那会儿渔民们刚刚好海上归来。一条小船,容两个人出海,到了近海的珊瑚区,潜水打一些龙虾,以及各种各样颜色的热带鱼,收获不总是太多,但够过日子也就足矣。这种状态看似小富即安,却无形中保护了自然生态,大概黑人更知道竭泽而渔是绝对不可取的。鱼市在海边,人们三三两两地用土话讨价还价,我听不懂,顺手拍些个照片。这些年到小奥奇的游人愈来愈多,由于生活污水直排入海,小奥奇的海水有点儿浑又有点儿腥,只有远处才一片蔚蓝。 水浑的地方多鱼,小奥奇所在的海湾上空吸引了无数的海鸟,坐在探入海中的茅草屋里,凭栏观鸟也是好享受。数不清的褐鹈鹕在午后进食,长着巨型大嘴的褐鹈鹕是这样捕食的,它们要一个猛子从空中俯冲直刺入海,想想吧,扑通扑通,海面上一片浪花,大概褐鹈鹕是遇到鱼群了。褐鹈鹕捕鱼就这么笨,殊为有趣。褐鹈鹕多,说明海上有鱼,而且还有很多鱼,牙买加人不与鸟争食。中国近海原来也多漂亮的卷羽鹈鹕,可惜现在扎十个猛子,都不见得叼到一条鱼,鹈鹕已近乎绝迹。 华丽军舰鸟在小奥奇是优势鸟种,它们优美地驾驭着气流,叉开流线式双尾,美轮美奂。军舰鸟除了捡拾渔民丢弃的鱼杂,它们更多是这样捕食的:通体洁白的燕鸥是捉鱼能手,军舰鸟这个江洋大盗便死命地盯住燕鸥,它们居高临下,一旦发现燕鸥有收获,就加速追赶燕鸥,燕鸥绝不是军舰鸟的飞行对手,军舰鸟追上燕鸥后,用大嘴巴咬住燕鸥不放,燕鸥没办法,只能吐出嘴里的鱼,军舰鸟由此得到晚餐。也不能说军舰鸟不劳而获,它们常几个小时在空中滑翔,大自然造化如此。有燕鸥,就有军舰鸟。 小奥奇酒馆一秉牙买加传统,厨房是对外开放的,因纯正牙餐多为JERK烧烤类,厨房熏得黑乎乎的。游人们却只为这黑JERK而来,多黑都不怕。待海鲜上桌,老饕们迫不及待大快朵颐。海风轻柔地刮,小螃蟹爬上石堆晒太阳,小奥奇美好的生活韵致氤氲在远山碧海中。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ly/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Offer收割季用offer补上对金
- 下一篇文章: 加拿大最适合留学生的大学TOP10,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