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到底有多少中国人数字惊人
加拿大的探索之旅,从尼亚加拉到多伦多,再从金士顿到蒙特利尔、魁北克、渥太华,感官上无法回避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怎么到处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多起来了,这是很多人诟病留学意义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质疑不仅针对国外的大学,也存在于国内各种形式的“国际化学校”内。 批判已不下十年,而十年间“留学”却在不断进化。于是我开始琢磨,今天是不是可以从更客观,亦或是更全面的角度去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在留学目的地,是中国人多好,还是少好? (年9月末,拍摄于多伦多大学) 走在多伦多大学的街头,看着来往超过三成的华人面孔,闻着停着路边的那一排中国快餐车里飘出的饭菜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身在国内的错觉。 事实上,今天你已经很难在世界上找到一个“中国人很少”的角落了。尤其是在像学校这种环境,不管是国外的大学、中学,还是国内的“国际学校”。 (多伦多大学,图书馆门口的珍珠奶茶车) 去留学,你的本质需求是什么? 如果留学的目的,仍停留在“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学好一门外语”,那么你的“留学”很大几率会成为一件事与愿违的事情。 可能你需要认真考虑:选择去留学,是为了去“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还是为了有机会去接受更优质的教育? 如果时间倒退到十几年前,当留学还是一件“新鲜事”时,“体验不同的文化”确实代表着留学的一个重要意义; 而今天,当出国变得日益便利、平常,选择参加一个出国旅游项目,或者进行短期的海外游学,可能会让你的这种“体验”享有更高的性价比。 当留学的目的真正回归到“学”:学生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大学,接触某一领域更先进的知识,获取世界范围内更前沿的理念。那么基于学习与知识本身去思考,在一所国外学校里中国人是多还是少,真的会是最重要的考衡因素么? 要知道,很多国外大学的大牛教授,本身可能也是中国人。 中国人多,就是一件坏事? 回到这个习惯性的批判:中国人“扎堆”,学生没法融入当地社会,可能连英语(或其它外语)都学不好。 可实际情况是,“国人扎堆”这种现象可能并不只存在于中国人之间。我在国外读书时,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国际生中,法国人与法国人聚在一起,意大利人与意大利人聚在一起,都很常见。坦白说,“国人扎堆”并不是我们的中国特色。 而在语言学习方面:我们以英语为例来说,除去出国专门读语言的学生,大部分的留学生在出国前就通过努力取得了相应雅思或者托福考试成绩,事实上许多同学出国后都发现,自己的英语已经好过大部分的国际生。 所以有那么一个瞬间,我在想:如果在一所国外的学校内,中国学生不再感觉到新鲜与陌生,当国外环境对学习并没有多余的影响,是不是反倒能让学生更专注于专业知识学习本身? 这可能是一个比较“毁三观”的观点。 但是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中国人对于国际环境的融入,尤其是中国(华人)学生在国际教育领域内的融合,远超我们的想象。 (数学奥林匹克冠军,美国队合影) 第5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落幕,中国国家队败于美国、俄罗斯,斩获团体第三。一个有趣的细节是,走上领奖台的美国选手中,却以华人面孔为主。于是有了这样的段子:这怕是一张中国人看了不爽,美国人看了也不爽的照片。 中国人多了,意味着什么? 我们在与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或华人)的交流中,还有另一个常讨论的话题:在国外有没有感觉到歧视的存在? 最近一位加拿大华人朋友告诉我,没有。引起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sb/5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塑料钞上的文化加拿大航天局及新老宇航员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