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总是神奇的。如果不是毕业典礼的存在,很多人可能都无法感知到:“典礼落幕,就是要离开学校的时候。”他们四个即是如此。在拿到毕业典礼节目单,看到上面熟悉的名字后,他们还是感觉心被片刻地抽空了。而这次别离,往往也是也是长大成人的第一门必修课。

又是一年毕业季。

如果说这届即将离开校门的高中生,此时此刻脑海中有什么记忆不断回放:那么除了疫情下艰难的申请过程,恐怕就是三个字,“舍不得”。

今天故事的主角,四个来自北京的00后牛娃既是如此:

他们在最难申请年下依然包圆了全美Top10顶尖名校录取,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但他们自己却说,更难忘记的却是这一年共同走过的路:

一起经历考试取消、SAT2不提交;耽搁课外活动,被迫取消夏校......数不清的突发状况,让这一届申请党更紧密地连成了共同体,也更深刻的感知着彼此的存在。他们相信:

“就算马上要分别,但一路走来,彼此早已连成整体。”

得知自己被罗德岛录取的那一刻,柏航第一时间将Offer截图发给了刘宴妮,他的大学升学辅导老师,也是他在鼎石最信赖的人之一。

柏航知道,罗德岛工业设计的Offer一躺在邮箱里,也就意味着他的高中生活已经进入倒计时。他突然想多看几眼学校,努力把在鼎石三年度过的日子和遇到过的人,全都装进记忆里。

他说:“如果没有老师和同学对我的支持,我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结果。”

柏航(右)在鼎石的DP艺术展上

的确,他一直是个极富个性的、非典型的男生。放在绝大多数环境,“个性”就意味着,他要么被人赞扬,要么被人质疑:正如许多有艺术气质的人都会落入的极端境地一样。

但在鼎石,这种分裂没有出现:他几乎被所有人支持着。

即便他总是时不常地想翘课;对自己没兴趣的课一脸“苦大仇深”,但他仍然人气高得很:因为在大家眼里,他的才华已经满溢。

同学对他最统一的印象是:给他一根铅笔,一张白纸......他就能画穿整个地球,没日没夜地,一直一直画下去。

想事情会画画、心情不好会画画、有什么“新点子”一闪而过的时候,更会拿起画笔,用结构、力道、笔触,描绘那一瞬的灵感。被罗德岛青睐的作品集自然也是这样诞生的:

闲暇时间,他和爸爸喜欢去爬山放松。可是,山下暖,山顶冷,他总得多带件外套,一路负重上山——这实在有点困扰。

于是,他灵光一闪,干脆设计了个“可穿背包”,既可作背包,亦可做防风夹克。

在山下,它看上去只是普通的背包;上了山顶,却把背包内层翻出,“变成”一件夹克。内胆有反光涂层,恰好是在人烟稀少的山顶保障安全的必须。

另一件作品诞生于疫情下:美国贫富分化严重,底层百姓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一群人。尤其是流浪汉所在的贫民区,一旦出现感染,往往会造成扎堆的疫情。

柏航想从设计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设计了临时胶囊公寓(TheCapsule):一个可供隔离和休息的可移动居所。

四个转轴分别承载着四个胶囊公寓,不同的涂层让胶囊白天透亮,夜晚遮光;

居所外壳上附有可扫描支付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sb/7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