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忆初心

《青听百年系列》

引言

  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中国组织开展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同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

地处重灾区的北川中学新区废墟。

本期《青听百年》由金山卫镇东平居民区陈洁领读

争分夺秒抗震救灾

  汶川地震强度烈度高,震级达里氏8.0级,最大烈度达11度,均超过唐山大地震,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的能量在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瞬间释放;影响范围广,波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6个省(区、市),个县、个乡(镇)、个村庄受灾,灾区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万人;救灾难度大,重灾区多为交通不便的高山峡谷地带,加上地震造成交通、通信中断,河道阻塞,天气恶劣,救援人员物资、车辆和大型救援设备无法及时进入现场。

年5月13日三岁男孩

郎铮从北川废墟中获救后,

向解救他的解放军战士敬礼。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紧急号令。震后13分钟,全军启动应急机制。到12日24时,近2万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已到达灾区开展救援。名官兵紧急空运到重灾区,1万名官兵通过铁路向灾区进发。在第一时间,受灾地区省委、省政府部署救灾,各级干部奔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国家减灾委、中国地震局、民政部等启动应急预案,派遣救援队伍,调拨救灾物资。在第一时间,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发出紧急呼吁,号召全社会伸出援手。

年5月13日日四川成都锦江献血屋外大排长龙

  中华大地奔涌空前规模的爱心热流。许许多多城市,献血长龙将血站“挤爆”;多万名共产党员以67亿多元的“特殊党费”,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真情牵挂;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爱的奉献》募捐现场,短短4小时募集15亿元;各式衣着各方口音,近20万志愿者奔向灾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伸出援手。

香港特区搜救队在绵竹市旺镇一个

垮塌的建筑废墟上开展搜救工作

  血脉相通,骨肉相连,全球华人结成空前亲密的生命整体。香港特区搜救队、台湾红十字会搜救队赶赴灾区,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遥寄哀思、慷慨解囊。

  举全国之力,支援灾区重建。

  5月26日,党中央作出了“建立对口支援机制”的决定。

  5月27日,国务院明确提出:实行一省帮一重灾县,几省帮一重灾市(州),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

上图为震后的汶川县映秀镇,

下图为如今的映秀镇风貌。

  面对灾难,从大风大浪中走来的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不会屈服于任何灾难,不会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压倒。正是这种伟大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开拓前进。

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北京奥运,百年梦圆。45亿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共同分享北京奥运会的快乐。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入场

  开幕式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五千多年传承的灿烂中华文化交相辉映,“鸟巢”造型的国家体育场华灯灿烂,流光溢彩。曾是中国体操名将的李宁以奔跑的姿态在空中点燃了奥运主火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奥运会开幕。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北京奥运会上共有43项世界纪录被打破,这一数目超过了过去的历届奥运会。与雅典奥运会相比,本届奥运会上,“飞鱼”菲尔普斯更是在“水立方”创造了前无古人的“神迹”,他共用了.61秒,游了米,就夺得了8枚金牌,平均每1.72分钟就获得一枚金牌,并凭借两届奥运会收获14枚金牌,一举成为奥运历史上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成为本届奥运会的黑色“闪电”,他创造了男子短跑米和米以及男子4X米的新世界纪录,成为继年美国名将卡尔·刘易斯后,24年来首位在奥运会上包揽男子米、米金牌的选手。而沉寂了两年的俄罗斯美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以5米05的成绩,第24次打破了她自己书写的撑杆跳高世界纪录,再一次捧得奥运金牌。

北京奥运会奖牌榜

  中国奥运代表团由人组成,其中运动员人,创下中国历届奥运参赛人数之最,并参加了全部28个大项的比赛。中国代表团取得了51枚金牌共枚奖牌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也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创造了中国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美国以36枚金牌位列第二,俄罗斯以23金排名第三。

鸟瞰奥运村夜景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认为,北京奥运会是一个“真正的巨大成功”,无论是在参加人数、媒体报道和赛事转播方面,还是在赛事组织、场馆建设、交通和安全等方面,北京奥运会都可以说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党史是青年政治引领最鲜活的教科书。金山卫V团青在建党百年之际推出《青听百年》系列推送,邀请金山卫名青年代表领读党史。每一期覆盖一个年份,选取一件(组)珍稀文献,主讲一个(组)重大党史事件,用期串联起中国共产党年奋斗历程。

录音:陈 洁

编辑:费嘉淳

审核:张小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sb/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