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师专访——

美行思远音乐导师方老师

从马来西亚到英国伦敦

多年丰富的音乐留学经验

跟随伦艺导师方老师

明快强烈的音乐节奏

开启音乐制作的大门吧

美行明星导师专访

MaxsineMusic

音效师

录音混音

音乐制作

声音设计

声音艺术

编曲创作

新媒体

___

MAXMUSIC

方/老/师

maxtutor

教育背景

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研究生

主修:声音艺术,声音交互,实验音乐,装置艺术,声音研究,展会布置,论文报告,表演等;

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本科

主修:音效设计,录音混音,音乐制作,工作室设计,编曲创作等;

所带学生录取院校

伯克利音乐学院、MI流行音乐学院、曼哈顿音乐学院、皮博迪音乐学院、皇家音乐学院、约克大学、金斯顿大学、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谢菲尔德大学等;

教学风格:

方老师致力于开发学生的脑洞与灵感,并将灵感与音乐相结合,擅长以学生为中心地去探索音乐艺术的多种可能性,帮助学生创造出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集。

学生将在方老师的课程中掌握创意方法和相关音乐技术知识,让学生能够面对当代创意声音从业者的挑战和机遇。

MAXTUTOR

在音乐领域不断追求精进。

Q:您是如何走上音乐制作这条路的呢?

A: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音乐,也可能是深受我的父母家族遗传,我的母亲和外婆从小就喜欢越剧和古琴类的音乐文化。

因此,我的第一门乐器古筝在我的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然后凭此考上了音乐高中,学习了第二门乐器电吉他;再后面的路程就较为清晰了,本科的音乐制作以及硕士的声音艺术,都是对音乐的研究和探索。

本科的音乐制作学院相对来说会教的更多一些,硕士阶段更多是自学。

Q:为什么会想着去海外深造呢?留学的经历带给了您什么?

A:

在本科的时候,音乐制作这一专业在国内的发展前景还是属于比较冷门的,国内更多的是对传统音乐的教授和招收,而对于只对软件和硬件感兴趣、声乐不擅长的我来说,要选择一个自己对口的院校有着非常大的冲突。因此,在本科的时候就选择了英联邦国家马来西亚作为我的第一跳板,为此后的英国硕士做铺垫。

对于十八九岁就走上留学之路的我来说,当时的困难有很多,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语言环境,种种的问题。例如,在冷门的音乐制作专业中作为唯一的中国学生,不同的文化环境;即使英语过关,但是面对种种音乐相关专业名词的不熟悉不了解。相比于硕士而言,本科的音乐制作学院相对来说会教的更多一些,硕士阶段更多是自学,以及学院会希望学生能够在校外找寻一些相关的机会。

而本科的音乐制作,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看院校所匹配的相关设置课程,但是对比于国内院校来说,国外的音乐制作专业会分的更细分,且相对设备更专业。

作为国际音乐教育导师,更多的是责任。

Q:作为国际音乐教育导师,您认为这重身份能给您带来什么呢?您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A:

作为国际音乐教育导师,这重身份相比普通导师来说,或许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因为报考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未出过国的,那对于导师来说,更多的是将国外的Vision无偏差的传递给学生,以及将西方的文化和相关专业预先传递给学生,以便于学生在出国后的不适应。

平时喜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yp/13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