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创立于年,年成立美术学院。学院下设4个系和1个独立教研室,分别是美术教育系、造型艺术系、中国书画系、艺术设计系和史论教研室;拥有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分别是:美术学、设计学和艺术学理论。同时设有艺术硕士(美术MFA、艺术设计MFA)和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招收油画、综合绘画、中国画、书法、艺术管理、美术史论、艺术学理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公共艺术、美术学科教学论等专业方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院设有八个全日制本科专业:美术学(师范)、绘画、中国画、书法学、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学院在校本科生名、硕士研究生名;现有教职工95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33名,硕士生导师45名,特聘兼职教授15名,外聘教职工近50名。美术学院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和最具规模的综合性美术学院之一。近50年来,美术学院为上海乃至全国尤其是华东地区培养了大量的美术教育和美术专业人才,上海地区80%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是由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培养的。多年来,学院师生在一系列国家级的美展和国际大展中获得重要奖项。今天,学院不仅拥有俞晓夫等重量级的学科带头人,同时拥有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享有很高艺术声誉的美术教育家、艺术家和设计师。近年来,学院又从海外吸引了一批学成归来的年轻艺术家和设计师,大大充实了整个学院的教学力量。

咨询

专业介绍

美术学(师范)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专业(设计学类)

产品设计专业(设计学类)

绘画专业

中国画专业

书法学专业

雕塑专业

1.美术学(师范)专业

美术学(师范)作为应用型专业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多年来沉淀的艺术氛围为培养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上海优良的地域优势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大量优秀的艺术展览可供学习、参观与体验,大批优秀的基地学校可以供学生实习与就业,与国际接轨的环境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美术学(师范)专业的教师队伍得到明显的壮大与发展,14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2名,副教授10名,教师都具有丰富的师范教学实践经验和科研实力,在全国美术大展的等重要赛事中有着优异的表现。本专业学生在全国美术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美术观念和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美术史论、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美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能够从事美术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能够在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拍卖行以及出版社、杂志社等专业机构从事相关的研究与管理工作的人才。

2

主要课程

美术学(师范)专业在四年的培养过程中,从学生未来发展着眼,注重学生完整知识结构体系的培育。除了常规艺术类课程之外,从培养学生师范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出发,课程设置涵盖了多个方面,基础课程有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现代艺术史、素描基础、色彩绘画基础、设计基础、雕塑基础、国画基础、书法与篆刻、大学语文,以及教育类课程、美术教学论等;专业课程开设素描、油画、中国画、版画、综合绘画、专业研修等。

3

办学特色

美术学(师范)专业与国外交流频繁,且层次丰富。目前美术学(师范)专业与波兰波兹南艺术大学建立常规性学生互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除此之外,美术学(师范)专业与台湾师范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学生(短期)互访机制。

为了兼顾更多学生的教学实践,本专业目前已建立了多达90个(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为高年级学生提供教学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快与社会融合。

美术教育方向教师成立基础美术教育研究中心,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美术教学改革,积极参加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给学生带来业界最新动态与实习机会。在设计项目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设计过程,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师用实际项目来锻炼学生的教学与研究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4

就业情况

美术学(师范)专业作为教育部全国首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教育改革示范校属专业,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前景广阔。本专业培养美术教育工作者及从事各类美术研究与管理相关工作。

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计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前身为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创建于年,同年招收第一届专科生,年升为装潢艺术设计本科。年4月美术学院成立艺术设计系,下设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年在原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基础上转型设立,专业通过多年积淀逐步创建了日趋成熟的科研、创作、实践和教学多位一体的教学课程新体系,形成了在上海及华东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学术团队,在教学科研、课题项目、毕业生就业、国际交流等都方面逐渐为社会所认可。专业目前拥有14名专业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拥有市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3门。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推行“科目·项目·问题联动工作制”模式展开教学实践,聚焦都市品牌设计、文化创意产品等领域,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推行产学联动与学科交叉教学,培养具有较强市场意识与创新意识,良好的实践能力、审美能力与创业能力,体现新经济时代特点的,“精技艺(会审美)、通创意(创造美)、懂策略(传播美)”应用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2

办学特色

本专业是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建设专业,围绕都市创意型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整合在学科、地缘、市场就业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探索并发掘创意应用人才多渠道、多元化、跨文化、复合型的培养模式,以培养“都市品牌创意创新人才”和“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人才”为特色,服务于都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用创新解决行业问题。

本专业通过聘请外教举办工作营或开展海外实习课程,以此鼓励本专业本科生参与跨语言、跨文化的学术交流活动,开拓视野、增强竞争力。本专业先后与7个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高校建立起适合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美国加州大学北岭分校、东斯特堡大学、韩国汉阳大学、印尼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英国金斯顿大学等大学进行深入合作,体现出国际化在专业建设、内涵深化上具有的重要价值。

3

就业情况

办学多年来,视觉传达室设计专业培养了大量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专业设计知识及基本技能,满足各级职能机构及创意设计部门需要的设计人才,生源充足,就业情况良好。很多学生毕业后进入了世界级的设计公司,如奥美、麦肯光明等;也有一部分同学选择继续深造读研,考入国际知名的艺术院校,如英国的金斯顿大学、利兹大学,美国的芝加哥艺术学院等。

3.环境设计专业(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优良的地域优势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大环境,大量优秀的设计展览可以供学习、参观与体验,大批优秀的设计公司可以供学生实习与就业,与国际接轨的环境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地域优势同时也吸引与培养了优秀的教师队伍,在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队伍得到了明显的壮大与发展,10名专职教师中有正副教授4名,有5名教师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教师都具有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教学经验和科研实力。

1

培养目标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优越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本专业培养能在建筑设计院、建筑装修公司、家具行业、会展行业和房地产企业从事中小型建筑(含室内外环境)设计和项目策划、咨询工作的高级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当具备从市场调查、创意策划到具体设计、现场配合、专业拓展的基本能力和报考建筑师执照所需的知识结构。

2

主要课程

环境设计专业在四年的培养过程中,从学生未来发展着眼,注重学生完整知识结构体系的培育。除了常规艺术类课程之外,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出发,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多个方面:绘画、工程制图、模型制作等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画法几何、材料与构造、力学与结构、建筑设备、业务管理等技术知识方面的课程;居住区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等专业实践方面的课程以及城乡规划、建筑历史、作品分析等专业理论方面的课程。

3

办学特色

环境设计专业与国外交流频繁,且层次丰富。目前环境设计专业与波兰波兹南艺术大学建立常规性学生互访。中波双方每年都有本科生互访(一学期),硕士MFA(一学年)互访计划,中波双方学分互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除此之外,环境设计专业与加拿大Simon-Fraser大学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学生(短期)互访机制。

为了兼顾更多学生的设计实践,本专业目前已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为高年级学生提供设计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快与社会融合。

本专业教师积极参加设计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业界最新动态与实习机会。本专业教师在主持设计上海中心(中国第一高楼)层米超高层观光旅游设计项目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设计过程,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多年来,高年级设计课程,多结合教师设计实践项目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4

就业情况

环境设计专业在若干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中知识结构体系最复杂,就业“门槛”最高,同时就业前景最广阔。本专业培养能在建筑设计院、建筑装修公司、家具行业、会展行业和房地产企业从事中小型建筑(含室内外环境)设计和项目策划、咨询工作的高级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从市场调查、创意策划到具体设计、现场配合、专业拓展的基本能力和报考建筑师执照所需的知识结构。多年来,我们培养的学生深受就业市场的欢迎。

4.产品设计专业(设计学类)

产品设计专业方向成立于年,自建立之初就明确定位为面向市场的应用型设计专业。“厚基础、重实践、国际化”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专业特色在于生活家居美学产品设计领域内,我们为社会培养的学生“好用与管用”。“好用”即我们的学生“技能好”,对业界“好使”。“管用”即我们的学生“懂市场”,为客户所做的产品设计解决方案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为消费者或用户所改良、开发创新的产品“管用有效”。另外,“管用”要求学生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论、具体的专业技能等知识结构与业界的要求一致,理论联系实践。

1

培养目标

专业定位于培养能适应我国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扎实的产品设计专业技能和创新设计思维能力,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型、市场型”的双型创新人才。

2

办学特色

本专业关于“技能型、市场型”的双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课程模块与特色课程均围绕着生活美学产品设计的专业特色来展开。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体现了产品设计专业的特点,我们加强对市场营销、消费行为与心理、品牌知识的学习,加强了技能、实践课程的比重,强调产品设计的专业技能与市场能力的培养,使“设计+市场”的产品设计办学理念得以落实执行。另外,我们加强了实践性环节课程,使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学时内均可以参与设计实践,并且实践性环节的课程都落实在校外的实训基地或海外的合作院校的海外工作营,同时也把合作基地上的优秀教学资源引进校内课堂,这些举措真正达成“技能型、市场型”人才的培养内涵。

目前,本专业形成了一支业务结构合理、学历高、名校毕业、海归化、国际化的师资团队。七成教师具备博士学位,所有教师全部具备留学海外经历。教师业务精湛,理论与实践均衡发展。近年来,本专业发展迅速,学生良好的教学评价,%就业率。本专业师生在各种级别的设计大赛上获奖近百项,如REDDOT,IF,GMARK,IDEO等权威的国际赛事均有获奖。学生多次在上海大学生优秀工业设计大赛上获奖数名列全市前茅,获得了各界的赞誉。

3

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连续多年来都是%的就业率。毕业生既能在企事业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经营、管理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计、用户研究或服务设计等工作。

师大是一所有梦想的学校

一代代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

怀抱着不同的梦想汇聚于此

学思湖畔、不负年华

执子之手、追梦同路

热忱欢迎各界学子报考上海师范大学

我们在这里等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yp/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