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部动作电影《杀手:代号47》风靡全球,该片讲述了雇佣杀手代号47,因为一场政治阴谋而成了替罪羊后,逃去东欧,却依然甩不掉国际刑警和俄罗斯军方这两方面的共同追捕的故事。

杀手47穿着一件黑色西装,戴着黑色的皮手套,穿着一件很正式的白衬衣,还戴着一条红色领带。

这个角色是个秃头(毋庸置疑,这反而让他看起来很帅),眼睛是蓝色的,目光十分犀利。

他戴着手套的双手各拿着一把枪。这样的设计让他看起来既专业又充满魅力——这个男人知道怎么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风格独特。

不过,杀手们真是这样的吗?

他们真的像杀手47这样专业而且受过训练吗?他们是否像电影里经常刻画的那样,负责替犯罪团伙——当然也可能是替政府机构——犯罪,冷酷无情地追杀自己的目标?他们是否像加拿大骑警一样,总能“捕获目标”?

毕竟,这种形象并不少见。杀手经常出现在犯罪电影、电视剧、流行小说和电子游戏中——简直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在烟雾缭绕、常有罪犯出没的房间、酒吧和赌场里执行任务,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几乎完全隔绝。

01

新手

《B面人生:走进重刑犯的隐秘世界》一书的作者戴维·威尔逊很想知道现实与这种虚构的形象之间有多大出入,所以开始在真实世界中寻找那些可以被雇用的杀手。

第一个任务是定义“杀手”这个词。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作者及犯罪学专家认为,杀手是指那些接到命令去杀人的人,而且这些命令并非来自公众认可的权力机构,因此不是“正当杀人”。

作者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把杀手分为了四类,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给他们起名为——新手、业余者、老手和大师。

先看一些新手的例子。作者在研究中碰到的最年轻的杀手就是一个新手。

年,15岁的桑特·桑切斯·盖尔为了英镑的薪酬,杀害了古丽斯坦·苏巴西,但最终只拿到了英镑。他接下这桩任务,是为了向所属帮派的成员证明自己。

桑切斯·盖尔仔细地策划了这次谋杀,现场也未留下任何证据。他搭乘一辆出租车去到受害者住的地方,实施了谋杀,然后坐着出租车回了家。出租车司机说他在杀完人回家的路上看起来很“正常”。

负责这起案件的高级调查人员表示,警方一开始认为这起案件的凶手是“专业的”。这也许是因为桑切斯·盖尔对犯罪世界并不陌生——他同母异父的两个哥哥都因谋杀而入狱,而且二人各自犯下的谋杀之间并无联系。

他自己则加入了一个叫作“肯萨尔格林男孩”的帮派,他在街头还有个绰号,叫“暴乱”。

事实上,桑切斯·盖尔还向自己的朋友们吹嘘这件事,随后他的朋友们报了警,警方这才抓住真凶。他因此被判处监禁至少20年。

02

业余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业余者”。他们在策划、执行谋杀的时候,年龄一般要比“新手”们大很多,而且他们选择受雇杀人的原因多种多样。

业余者并不一定有犯罪史,也不一定属于一个帮派或是替政府机关做事。他们受雇实施谋杀,似乎只是为了解决某种个人危机。“业余者”虽然偶尔涉猎受雇杀人这个领域,但对此并无多大热情,也没有什么技巧。

“业余者”的典型代表非奥维尔·莱特莫属。

莱特过去在牙买加当过法律文员。一个叫特蕾莎·皮特金的女人的旧情人给了莱特英镑,让他杀了特蕾莎。

于是莱特戴着滑雪面罩,挥舞着一把刀,闯进了特蕾莎在伦敦北部的公寓,然而,在跟特蕾莎交谈过之后,莱特意识到自己实在下不了手。在庭审时,法官形容他是“临阵退缩的杀手”。

莱特无法完成谋杀,这说明他作为杀手第一计划不周,第二能力不足。这也是为何莱特只被关了两年半。

从以上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推测,莱特本来是准备用刀来对付受害者的,而在作者的样本里,大多数杀手都是用枪。杀人手法不同,是因为“业余者”没有途径搞到枪支。

业余杀手的成功率较低。他们一般都没能成功杀死目标;他们使用的方法很“不寻常”,主要是因为他们没办法弄到枪;就算他们能弄到枪,枪也会出问题;他们会“临阵退缩”;而且他们最终总是会被抓住。

03

老手

“老手”和“业余者”有一些共同之处,因为他们的技艺都不太精湛。然而,“老手”并非全无优点,他们能力不错,经验较足,办事可靠。有时候,这意味着“老手”比“新手”和“业余者”要难抓得多。

大卫·史密斯和罗杰·文森特这个杀手二人组可以算是“老手”。

史密斯和文森特因杀害大卫·金而分别被判25年和30年监禁。大卫·金的绰号是“劳力士·大卫”,他是“有名的黑社会,有不少敌人”。

史密斯和文森特的作案方式属于典型的“老手”,一切都经过精心策划,办事有条不紊。

警方认为金的死和犯罪组织的活动有关。2年,金因涉嫌进口14公斤海洛因而被警方调查,但后来这件案子被撤销了,因此有人怀疑金成了警方的奸细,于是想置他于死地。

3年10月3日,史密斯和文森特埋伏在一辆偷来的小客车里,在当地一所健身房门口等金出来。文森特拿着一把AK-47突击步枪,朝着金射出了发子弹,金当场毙命。

枪击发生后,史密斯和文森特逃离了现场,烧毁了车,搭乘着另一辆事先安排好的车继续逃跑。正是这次换车导致他们犯了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又导致了他们最终被捕。

警方在第二辆车里发现了一个塑料手套,通过识别手套上的掌纹,他们锁定了史密斯。接下来,警方追踪了十万余通电话,收集了1多份证词。在法庭宣布审判结果时,法官说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冷血无情的刺杀”。

这个案件有许多特征,使我们认为史密斯和文森特属于“老手”类的杀手。

首先,他们使用的武器是枪,而且是我们搜集到的案例中威力最大、最野蛮的枪支之一。

第二,作案过程是经过筹划的。他们知道自己的目标会在哪里出现,并且确保自己能顺利逃离现场,同时尽可能避免留下证据。被害者在当地的犯罪组织中十分有名,因此雇凶杀人的人的动机,一定和集团犯罪有关。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史密斯和文森特的被捕,要归功于对当地社区信息的收集、带掌纹的手套的发现和一名目击证人的证词。

04

大师

终于,我们要说到“大师”级的杀手了。

关于这个类型的代表人物——年5月在苏格兰发生的弗兰克·麦克菲被杀案是个很好的例子。

麦克菲就是大家常说的“黑帮老大”。

他在自己位于玛丽山的家门口,被一把带有望远镜瞄准器的点22口径步枪一枪打中头部——案发地点离玛丽山警察局只有码。我们认为是有人想阻止麦克菲参与北爱尔兰的贩毒生意,因此雇杀手杀死了他。

警方没能查出这名杀手是谁,分析这样的案例也不能帮助我们找到他,但却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师”级杀手的特征和行凶方式。

通过与几位线人的交谈,可以肯定“大师”级杀手确实是存在的,他们一般都有军事或者准军事背景,但我们无法对这一点进行核实。

这些“大师”非常懂得如何躲避法律的制裁,他们生活在阴影里,如同鬼魂一样,所以我们无法对他们的形象做出有理有据的归纳总结,无法像介绍另外三种类别那样,概括出他们犯案的特点。

这些“大师”级杀手能躲过法律制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会潜入自己目标所在的社区作案,然后立刻离开。这意味着,警方收集到的当地信息里,几乎没有什么能帮助他们理解这些案子的发生,或者锁定杀手的身份。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我们找到的案例中,大多数杀手被捉拿归案,都是得益于收集到的关于当地社区的信息。

杀手们作案的动机大多是金钱,但有一小部分杀手是帮派或犯罪交易团伙的成员,因此他们可能会通过执行杀人的任务来建立自己精明可靠的名声。然而,帮派或者犯罪交易团伙的存在,都是为了挣钱。

对杀手来说,如果想尽可能多挣钱,就要尽可能做得专业。毕竟越专业,越不容易被抓住。这是杀手和连环杀人犯之间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杀手是在外在原因的驱动下犯案,连环杀人犯则是由内在原因驱动。

而综合以上的研究后我们可以发现,普通杀手们的生活可比杀手47的平淡无奇得多。

推荐阅读

B面人生

著者:[英]戴维·威尔逊

译者:张鹿崖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走进重刑犯的隐秘世界!BBC第四频道杀手访谈节目真实素材!

连环杀手、大规模杀人犯、纵欲杀人犯……

资深监狱长20年零距离深度访谈,骇人听闻、轰动一时的案件与罪犯——揭秘B面人生下离奇又真实的恶魔心理。

内容简介作为在监狱系统工作了40余年的资深狱长,在日常与重刑犯日复一日的相处和对他们长达20年的深度访谈中,戴维·威尔逊教授深入谋杀者的内心,对那些犯下不可思议罪行的人的心理进行了引人入胜的探索。他超越了惯常的媒体轰动式写法,用令人钦佩的敏感性,详细介绍了监狱中那些最臭名昭著的杀手、连环杀手、性犯罪者和精神病态者的生活,阐明了他们犯下恐怖罪行的复杂原因。对那些对犯罪心理及其动机感兴趣的人来说,他的专业经验具有绝对的吸引力和可信性。而读者也可借此明悉预防和惩治犯罪的重要性,对青少年的成长、成年人的心理给予应有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yp/8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