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请带上这份花园指南去英国拥
英国早就是个热门旅行目的地。从博物馆到到艺术画廊,从购物圣地到时尚街区,似乎没有什么地方值得你特地前往了。 但我和同事最近一次的英国之行,却决定前往普通游客不太会规划到旅行路线中的某些秘密去处。 这更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英国花园。在英国,园丁技艺举世闻名,园艺节目始终备受瞩目,那些自然和人工相结合的花园,不仅呈现出自然之美,更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文化宝藏。 年,该给自己一个机会,避开人潮和糟糕的空气,去逛一逛花园了! 根据BBC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英国人都十分享受打理自己的花园,而在英国大约万的人口中,有万人口都在从事园艺活动。而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公布的政府档案中,90%的英国家庭都有花园,即使是在公寓住宅中,这一数字的比例也有44%之多。 早在年,英国便出现了皇家园艺学会(RoyalHorticulturalSociety)这一园艺慈善团体,他们于年举办的TheGreatSpringShow花展一直延续至今(花展曾在肯辛顿和伦敦市中心等地举办,自年移至切尔西区后,便以切尔西花展之名广为人知)。这个在英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十分著名的园艺博览会,同样受到皇室的青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自年即位到年期间,只缺席了12次展会。 当然英国园艺的繁盛,也离不开战争的催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政府号召全民种菜来支持前线战争,随着战争结束,为了迎接和平年代的到来,人们将大面积开垦过的土地从菜园改为花圃,属于英国园艺的时代就此到来。 久闻其名,我们走访了六座分别位于伦敦和爱丁堡的花园。它们或是皇家植物园,或是新兴的商业花园,有的靠规模之大取胜,有的则凭借地理位置和风景占了上风,但它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美。 这将是一篇充满各种植物的推送,希望那些美丽的景色,能够让你浸入一段清新的旅程。就像波斯诗人鲁米所说的,美无处不在,但你往往需要走进一座花园,才能发现它。 从市中心抵达邱园需要30分钟的车程,来到邱园(KewGardens)已经是下午两点,这一天的伦敦刚刚下过一场雨,整座花园笼罩在灰色的天空下,空旷又寂静。 位于伦敦西南部泰晤士河畔的邱园,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种类最多的植物学、真菌学收藏,其所包含的植物种类达到五万多种,这占到了世界上已知植物种类的七分之一。 年,威尔士亲王弗雷德里克·路易斯王子从卡佩尔家族手中得到了邱园的地产,但直到年,王子的遗孀奥古斯塔公主才开始在这里建造一座带有异域风情的植物园,也是最初的邱园。 此后邱园在奥古斯塔公主的经营之下,规模渐渐增大,并在短短十年间便拥有超过种植物。随着奥古斯塔公主在年去世,乔治三世继承遗产后,他在园丁威廉·艾顿和约瑟夫·班克斯爵士的帮助下,让邱园真正“绽放”起来。 创立至今两百多年,邱园也从当初的3.5公顷发展至现在的约公顷,并且从年开始,邱园便正式交给政府经营。在植物园中,最显眼的要数两座大型玻璃温室——棕榈屋(PalmHouse)和温带植物室(TemperateHouse)。 建造于年至年间的棕榈屋,由当时的钢铁制造商理查德·特纳和建筑师西莫斯·伯顿合作完成,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大规模使用锻造钢铁和玻璃建造的、最具代表性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 如果熟悉历史的话,你会知道这段时期是英国最为鼎盛的时期,而这座温室的出现就是为了展示强大的英国海军从遥远的热带带回来的战利品:棕榈树。 分为美洲、非洲和澳洲展区的棕榈屋,共展出了近一千种热带地区的植物,包括棉花、香蕉、咖啡等经济作物。为了方便游客观察棕榈树冠,室内还设置了高达9米的步行道。 在棕榈屋西南方向不远处,就是温带植物屋,这座占地面积(平方米)是棕榈屋两倍之多的玻璃温室采用了和后者相同的建造方法,是邱园中最大的温室,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维多利亚时期的玻璃建筑,包含了种亚热带和暖温带植物。 年5月,这座温室才又重新开放,此前是漫长的五年翻修时期,共花去了万英镑。 事实上,从年班克斯爵士接手管理邱园开始,这座皇家植物园的经营理念便在整个欧洲流行开来,而后出现的这两座著名的玻璃温室也成为世界各地的温室所效仿的典范。 当然温室并不是这里唯一的风景,你一定不会想到在巨大的邱园中还藏有一座仿照中国宝塔建造的皇家宝塔(GreatPagoda)。 这座宝塔就在邱园南角,建造于年,由乔治三世时期的威廉·钱伯斯爵士设计,作为送给奥古斯塔公主的礼物,其高达50米,共有10层,得益于它的高度和地理位置,人们从这里得到了当时伦敦最高、质量最好的鸟瞰图之一。 关于宝塔的另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是,传闻在年,为了清偿乔治四世欠下的赌债,宝塔上的80只木雕金龙被取下变卖。 邱园内的另一个制高点位于温带植物屋的西北侧,是一条长米、高18米的空中步行道,当你穿梭在茂盛的橡树、栗子树的树冠中时,就会看到一只又一只的鹦鹉——在吃栗子。 此外还有两个地方一定要向你分享。 从棕榈屋的北门出来,正对着睡莲温室(WaterlilyHouse),这里面有睡莲科中最大的睡莲,大到让人怀疑可以安全地站在上面,不过推荐你的原因是,这是个拍照的好地方。(放大图片也无法看清楚的乌云本人。) 另一个地方是一件名为蜂巢(TheHive)的艺术装置,这个由艺术家WolfgangButtress历时四个月,花费17万个铝件、盏LED灯打造的装置,是为了帮助游客理解、感受蜜蜂的行为活动。 当你走进装置中时,四周会响起蜜蜂飞舞时的嗡嗡声,LED灯也会渐次闪烁,这一切都是由邱园中真实的蜜蜂活动所触发的。 没有什么比在这里散步更令人放松的了。这些高大的树木像城堡一样将此处与外界隔绝,如果时间允许,你可以在这里走上一天,毕竟在城市当中,很难得看到如此宽阔却空无一人的步行道,只有松鼠从一侧的林子蹿出来,再跳进另一侧。 另外惊喜的是,在温带植物室参观的时候,有一些园丁在演奏萨克斯、小提琴,并且和游客围成一圈唱歌。 你无法想象这些平时和泥土、植物打交道的园丁们,可以这样快乐地工作,也许是这里教会了他们,当身处自然中时,用心享受就好,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在邱园的附近,是整个伦敦地区最大的皇家公园——里士满公园(RichmondPark)。伦敦地区的皇家公园共有八个,除了这里之外,还有海德公园、肯辛顿花园、摄政公园等等。 里士满公园的占地面积为英亩,约是纽约中央公园的三倍,与皇室的关系也更为深远,是名副其实的皇室公园。年,爱德华一世来到里士满,彼时这片领地还被称为theManorofSheen。直到亨利七世统治时期,才将其更名为里士满(Richmond)。 年,查理一世因为伦敦城中爆发的瘟疫而来到里士满避难,也是他在里士满公园内放进了0多只鹿,把这里改造为皇家狩猎场。 如今的里士满公园中还有大约只红鹿和只黇鹿,它们是里士满公园重要的财产,也是很多游客远道而来的原因之一。九月、十月是鹿群发情的季节,在公园中四处走动时,可以看到很多鹿群懒洋洋地躲在高草丛中或者是一棵巨大的橡树下,对人的出现也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毕竟这里一直以来都是它们的领地。 幸运的是,在穿过一条草路时我们发现了一只单独行动的雄鹿,一开始它只是站在很远的草丛中看着路上来往的行人,后来便站起身朝着小路昂首挺胸地走过来,那个时候天空下起了小雨,四处是植物深重的绿色和红色,远处的鹿鸣一声声传来。 眼前的场景让人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幅名为《峡谷之王(TheMonarchoftheGlen)》的油画,画面中所描绘的就是这样一只雄鹿,庄重、威严,令人觉得仿佛是在与自然本身面对面。 在里士满公园的南侧,是一座园中园——伊莎贝拉植物园(TheIsabellaPlantation),园内种满了杜鹃花和山茶花,每年四月末、五月初的花期,这里便会成为打卡胜地,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能探访这里。 不过彭布罗克旅馆的发现,弥补了这份遗憾。 因为需要修改稿子,我临时闯进了这里。 这座宅邸曾经是英国首相约翰·罗素的住所,不过大家或许对他的孙子更为熟悉——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从年到年间,他一直生活在这里,“习惯了广阔的视野和一览无余的日落”,并且评论说,“如果没有这两者,我不会如此幸福。” 彭布罗克旅馆同时也是伦敦最富盛名的的婚礼胜地,至今已有超过50年举办婚礼的历史,当然如果你不结婚,也可以来这里喝一杯咖啡。 相比邱园的优雅,里士满公园是更为粗犷的自然风格,因为鹿的缘故,这里一直维持着野生、开放的状态。 拜访的当天,有很多附近的居民在这里遛狗、跑步,可以看出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和这座公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得不说这里不仅是鹿的栖息地,也是狗的“跑马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发现自己的狗在追逐包括鹿在内的野生动物,就会面临刑事处罚。 后来意外迷路走进一片橡木林时,发现这里已经有了一些小学生在上野外自然课,不禁羡慕起他们来,毕竟能够时刻与自然保持联系,而不是被孤立在城市深处,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SkyGarden是此次所探访的花园中唯一的一座空中花园,位于芬丘奇街20号(20FenchurchStreet),这座大厦因为其外观酷似一台对讲机被昵称为“对讲机大厦(TheWalkie-Talkie)”,而有关它的最近一次新闻是年它被酱料集团李锦记以13亿英镑的价格收购。 整栋大厦共有38层,高达米,早在设计之初,大厦的35、36、37层便被规划为公共空间,也就是SkyGarden所在的楼层,并在年1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尽管SkyGarden并不对公众收费,但同样需要提前预订才能进场,也许是空中花园天生的网红体质,我们并没有预订到门票。之后为了碰运气来到门口时,才得知除了通过预定渠道外,没有预定的游客也可以选择在周六日的上午10点之前入场。 早上八点进入SkyGarden后,对于这里的网红判断得到了证实,无数没有预订到门票的游客陆续来到这里,原来早早起床的并不只有我们。 负责SkyGarden景观设计的,是伦敦景观建筑事务所Gillespies,他们还为谷歌位于英国的总部设计了景观。SkyGarden的整个空间采用梯田式的方式布置,从35层一直延伸至37层。 植物以抗干旱的地中海和南非植物为主,除了绿叶植物,还有非洲百合、鹤望兰等开花植物,但当一棵足有三米高的琴叶榕出现在面前时,还是有些意外,因为琴叶榕在我家恐怕连30厘米都没有长到! 此外,这里还有五家餐酒吧,充分满足了拍出instagram标准游客照的一切条件。 不仅是在高空看到大面积绿植的新奇感,窗外伦敦的早晨也让人心满意足。 更奇妙的是,对讲机大厦正对着碎片大厦,虽然在来到SkyGarden之前已经近距离参观过碎片大厦,但这样的角度还是会带来惊喜和新鲜感。 最后真正让人嫉妒的是,除了游客,还有很多当地年轻人在这里上晨间瑜伽课程。 从大路拐进一条叫做天鹅路(SwanWalk)的小道,走上五六步就可以看见切尔西草药园(ChelseaPhysicGarden)小小的入口处。 这个占地面积只有四英亩的草药园被砖墙隐蔽地围起来,如果不是攀出墙外的石榴树暴露了入口的位置,从大路上经过时绝对不会想到这里还藏着一间小巧的花园。 尽管面积不大,但切尔西草药园绝不是除了美就一无是处的花园,它是整个英国最古老的花园之一,在它之前诞生的花园只有两座,牛津大学植物园(年)和______。(第二座我会在后面向你介绍它。) 年,伦敦药剂师协会(WorshipfulSocietyofApothecariesofLondon)在泰晤士河北岸肯辛顿-切尔西区建立了切尔西草药园,他们希望利用这里培植药用植物,同时让学徒在此接受关于草药学的训练。 在草药园的中央是汉斯·斯隆爵士(SirHansSloane)的雕像,年这位爱尔兰年轻人来到这里求学,随后又远航至牙买加担任私人医生,从牙买加归来的他带回了治疗疟疾和疝气的配方。 凭借售卖配方所赚的钱,他买下了切尔西庄园(包括这座草药园在内)。为了报答药剂师协会,汉斯·斯隆爵士决定以每年5英镑的永久租金协议继续向药剂师协会出租这里,直到今天这笔租金还会支付给他的后人。 近三百年的经营中,切尔西草药园收集了多种食用、药用植物,它们被分门别类地种植在12个不同的主题花圃中,根据讲解员的介绍,其中大部分植物并非英国本土,这就意味着如果离开草药园,它们将无法在英国的自然环境中存活。 园内的讲解员大都是志愿者,每次的讲解时间为一个小时,在这期间他们会耐心地为你介绍每个主题花圃的历史和其中的植物,如果能够一路听下来,就会获得一种上学时做认真听讲的好学生的满足感。 比如在讲解当中,讲解员拿起地上的银杏树果实告诉我们,过去的上班族为了在通勤的公交车上有一个座位,就把这种闻起来臭臭的果实放在领子后面,这样车上的人闻到味道之后就会迅速地为你让出座位来。 也是从讲解员的口中,我才知道这里还有整个欧洲最古老的假山庭院ThePondRockery,里面种植着来自地中海和阿尔卑斯山区的植物。如果仔细观察,你还能从中发现一块黑色的玄武岩,年,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JosephBanks)乘坐圣劳伦斯号前往冰岛寻找植物时,就用这块石头当作压舱石。 参观切尔西草药园的这一天是难得的晴天,围墙外是焦糖色的房子和蓝天下簇拥在一起的大团白云,一切都是明亮的。 最后一定要推荐给你的是草药园中的餐厅TangerineDreamCafé,感谢晴朗的天气,让我们有机会在户外的白色帐篷里吃午餐。 这家餐厅在午餐时间主要供应各式沙拉和甜点,类似自助餐台的形式摆放在餐厅中,有一种逛市集的氛围。 菜式以时令英国菜为主,甜点尤其出色,即使什么都不吃,也要尝试一下这种外形纯朴却格外甜美的点心,可以说是让一整天都锦上添花! 伦敦的花园无处不在,但你一定想不到我们会在艺术中心里发现一座巨大的花园——巴比肯温室花园(BarbicanConservatory),它是伦敦第二大的温室,排名第一的温室相信你已经猜到了,就是邱园中的温带植物室。 占地平方米的巴比肯温室花园,位于巴比肯艺术中心的台塔中,而最开始让这座建筑“名声在外”的是因为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片区域是严重的轰炸区,战后巴比肯艺术中心在此开始了漫长的建造过程,直到年3月3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负责设计的建筑公司Chamberlin,PowellandBon为其确定了极具争议性的野兽派(Brutalism)风格,这样粗放的野兽派也延续到巴比肯温室花园中,不加修饰的凿毛水泥墙面,植物没有节制和规则地四处生长,自然在这里重新从人类文明手中夺回了领地。 花园中种植了超过0多种热带植物,棕榈树、蕨类植物、仙人掌等等,有些道路甚至已经被疯长的植物完全占据,需要拨开茂盛的枝叶才能继续前进。 也许是因为身处艺术中心的缘故,在花园中能够看到很多年轻人在进行摄影创作,还有一些似乎是在为自己的服装品牌拍摄大片,这让我想起常年出没在北京取景的淘宝店家们。 加上这里只有星期天才开放的缘故(此外银行假日期间也对外开放),同一时间蜂拥而来的游客们让这里变得有些拥挤,看来亲近自然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刚需也说不定。 除此之外,整个巴比肯艺术中心也值得一逛。作为欧洲地区同类中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这里不但有艺术展览,同时还会举办古典、现代音乐会和话剧、影视放映等等,并且位于一楼的大厅是一处绝佳的自习场所,即使不参加活动,也能够在这里“浪费”一个下午。 从爱丁堡市中心出发,一英里之外就是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oyalBotanicGardenEdinburgh)。年,这座植物园被建成用于草药养植,后来渐渐发展为植物研究科学中心。没错,这就是英国第二古老的花园,位于牛津大学植物园之后,切尔西草药园之前。 历史上的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经历了两次搬迁,起初在法国相识的医生RobertSibbald和AndrewBalfour两人在圣地公园(HolyroodPark)租下一片土地,在当地医师们的帮助下用来种植海外植物,不过这个地方只有网球场大小;到了年,植物园离开市中心,转移到爱丁堡主路LeithWalk西侧稍大的绿地。最后一次搬迁发生在年,植物园来到了现在的所在地——爱丁堡市近郊InverleithRow。 与此同时,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在苏格兰地区还有三座附属植物园:Benmore植物园、Dawyck植物园和Logan植物园。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这次只参观了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周日的植物园阳光灿烂,很多前来观光的游客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在这里爱丁堡又一次展示了它充满生活魅力的一面。占地70英亩的植物园里共有10万株植物,其中最向你推荐的、也是几乎每一位来到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人都会参观的,就是温室园(TheGlasshouses)。 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温室,这里的温室是由10个代表着不同气候的温室组成的整体,诸如热带、温带、旱地和山地,超过0种异域植物在这里生长——兰花科、苏铁科、蕨类等等,要知道世界上80%的植物种类都来自于这些气候地区,换句话说,走完这里也就走完了大半个世界。 更好的是,园方将它们规划在一条路径上,也就是说从第一座温带棕榈屋(TheTemperateHouse)进入,你可以一直散步到第十座低地热带温室(TheLowland[Wet]TropicsHouse)。 所有的温室都采用了传统的温室设计,其中温带棕榈屋的高度有23米,是英国最高的温室,也是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中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不仅如此,你还会在其中发现树龄超过百年的棕榈树。 顺着指示路标继续向前走,我们在第四个温室中看到了最美好的一幕:事实上,这些温室中不仅有植物,也有许多鸟类栖息。在这间温室走廊的护栏上,有一只知更鸟安静地卧在上面,刚好被一片芭蕉挡起来,与此同时旁边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两者之间的距离只有几厘米。不仅是我们,越来越多的人停下来,大家十分默契地享受着这一刻。 在英国、爱尔兰等地的花园中,知更鸟并不怕人。不过眼前的画面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人越来越多,它很快便飞进树丛中不见了。 此外,园区随行的工作人员还向我们介绍了最让他们骄傲的一片区域,尤其是面对中国游客时。这片区域是中国坡(ChineseHillside),仿照中国西南部的山丘建造,为了带给游客在中国登山的体验。这里同时也被认为是在中国境外拥有中国植物最多的地方,大约00种。 和伦敦的花园相比,这里更加宜人,在美丽的程度上自然无法作出选择,而是说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更有人情味,可能这和城市本身有关。没有伦敦那么快的生活节奏,人与人之间又有足够的热情,除了工作之外,每个人应该是在抱着和城市谈恋爱的心情生活在这里。 在这些花园中,我们不但见识了到自然的丰富与壮观,也观察到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在阴雨的下午和晴朗的晨间,他们出现在花园中安静地走路、遛狗,或者坐在一棵巨大的橡树下看书、晒太阳,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打扰这样平静的生活。 作为闯入者的我们,也无法不被这样的生活所吸引,并迅速沉浸其中,恋恋不舍,这就好像是,当你拥有一座花园,你就拥有了一切。?? 感谢:英国旅游局、英国航空 整理:田雨摄影:Andy 荒野气象台分享就是最大的支持!以下都是我喜欢的 如果你也感兴趣,试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gk/8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护照含金量又增加新增免签国
- 下一篇文章: 探索新英格兰的灵异地点谁说美国东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