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风雷激荡的伟大变革

40年波澜壮阔的民族壮歌

物转星移,岁月如歌

有这样一群老同志

把青春献给国家建设大业

把人生融入改革开放大潮

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

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

听他们讲述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年至年,原丹徒县的江苏三维服装集团,与外商合作向中美洲的牙买加输出了数以千计服装技术工人,为国家争创了大量外汇,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也为工人增加了收益,特别是为贫困地区老百姓脱贫致富提供了捷径。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外劳务合作,让数以千计的中国工人走向世界,去国际大市场磨练自己,思想得到解放,管理、技术和外语水平得到提高。这部分工人回国后,都成为当地改革开放,外向型经济工作的骨干力量。

丹徒对牙买加的劳务输出工作虽然已过去十多年,但丹徒工人在牙买加所发生的一切却让史修成老人永远不能忘怀。他觉得,这里面有许多故事和经验值得书写,值得记忆,值得思考。

一起来听他讲述的中国工人与牙买加的故事。

丹徒工人在牙买加

讲述人:史修成

丹徒区工业资产管理总公司退休干部

牙买加是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一个岛国,面积平方公里,人口近万,百分之九十以上为黑人和混血种人,华人只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五,通用英语,年平均气温摄氏27度,属热带海洋性气候。

牙买加的经济比较落后,铝土、蔗糖、旅游和纺织服装工业为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当年香港一纺织服装集团为扩大对外贸易,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保税区投资兴办了大型服装生产企业——东海制衣公司,生产高档T恤、衬衫等服装销往欧美市场。丹徒的三维集团与牙买加东海制衣公司达成了输出熟练缝纫技术工人的协议。

为了搞好与外商的合作,维护国家形象和声誉,我们对输出工人严格把关,好中选优。对输出的工人反复进行改革开放的思想教育。经过外商的现场技术考试后,再经过政审、体检和面试。通常报名录取率只有20%,竞争十分激烈。工人赴牙买加前,还在外事、安全、英语和技术方面进行20天强化训练,确保到牙买加后能适应当地环境、胜任工作。

年5月,三维集团首批46名女工,从上海出发乘坐40个小时飞机经香港、伦敦飞低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后,遇到的第一关就是“时差”带来的不适。金斯敦时间和北京时差13个小时,工人的工作、睡眠被完全颠倒过来。刚到金斯敦,一到晚上睡觉时,工人们睡意全无,最伤脑筋的是,工作时间一到,大家却个个无精打采,思维反应迟钝,总想睡觉。她们想出了一个土办法,一瞌睡,就用随身带的风油精或万金油,凃在太阳穴上,刺激一下神经,工人之间并相互提醒,这一招果然有效,工人们全部坚持下来了,没有一个耽误工作。

牙买加是热带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都在30°C左右,无论是车间、宿舍,还是接送工人上下班的客车,都装有空调,整日生活在“空调”世界里,工人们开始非常不适应,出现头昏,恶心、想呕吐等症状,有的人就便在嘴里含一些小食品,分散一下注意力。

为了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工人们相互鼓励努力克制自己,强迫自己多吃带咖喱味的半生不熟牛肉和生洋葱,想方设法填饱肚子。时间长了,对当地黑人的口味也渐渐习惯了。

牙买加东海制衣公司有名职工,其中85%是当地黑人,通用英语,丹徒工人跟当地黑人掺杂在一起工作,开始语言不通,工人们通过与当地黑人工人频繁接触,耳濡目染,下班后参加公司举办的英语培训班,通过勤学苦练,慢慢熟悉英文交流用语。几个月下来,丹徒工人大都可以跟当地黑人能进行语言交流。

为了适应外方公司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面对一种充满竞争的氛围的新环境,工人们利用业余时间,仔细琢磨技术要领,苦练基本功,很快适应了新的管理体制,丹徒的工人在公司工人中脱颖而出,成为遵章守纪,产品质量好的生产标兵,工作效率是当地黑人的三倍。当时在牙买加东海制衣公司的主要技术岗位,几乎都是丹徒的技术工人。

丹徒人靠自强不息的精神,打出了中国人的声誉,打出了丹徒人的声誉。由于双方的共同努力,丹徒与牙买加东海制衣公司的劳务合作业务越做越大,从年起,向牙买加输出了数以千计的服装技术工人。而后与香港客户的合作业务继续延伸,又在非洲的毛里求斯、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印度洋上马尔代夫开展了劳务技术合作,输出了更多的服装技术工人。这十多年,丹徒的三维集团一直是镇江市乃至江苏省的劳务输出大户,多次受到省、市、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嘉奖。

为什么当年丹徒的劳务输出工作开展得这么好?外经工作的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火红,现在回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1、思想解放,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在党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基本路线、政策指引下,三维集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同时上下一条心,团结一致。

2、市、县领导高度重视,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丹徒县的主要领导多次与我们一道去牙买加、毛里求斯、马尔代夫和香港慰问工人和洽谈外经业务,向外商表示了政府对这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3、与我们合作的外商有极好的信誉、很强的实力和管理能力,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的服装生产设备,生产流水线一字排开。我们每次去参观考察慰问,都会被隆隆的机器声以及工人紧张而有序的操作情景所感染,顿时感受到一种跨国集团公司的大家气派。在生产经营管理上摒弃固有的僵化,教条的模式,实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新模式,生产效率极高。

4、在职工的生活管理上也与国际上的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接轨。人们住着豪华别致的别墅式公寓,为了让丹徒的工人在超市能买到适合口味的食品和蔬菜,公司专门与超市联系,要超市在美国进口猪肉和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各种新鲜蔬菜,满足了员工的需要,减轻了丹徒工人在生活方面的困难。

逢到假日,外方公司还组织员工到海滨浴场等旅游景点去观光游览,就连每个丹徒工人的生日,公司老板都记得一清二楚,送上一份精制的生日蛋糕。正是由于公司从内心深处打动了员工,所以员工也不遗余力地为公司效力,许多人原来在国内平均每天只能生产10件衬衫,现在都能做30件了,而且质量都是上乘的。大伙儿说:争分夺秒多干快干既为自己多挣美元,也为公司多创财富。望着员工们一张张充满青春活力的笑脸,我们从内心佩服外方公司的管理者们,他们把严格的企业管理和对员工们的情感投入有机地融为一体,把人间真情注入到管理之中,并将其转化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做法,也值得我们国内企业学习借鉴。当年我几次出访牙买加、回国后,曾多次在镇江、丹徒企业领导大会上介绍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

丹徒工人在牙买加靠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在牙买加打出了中国人的声威,向家乡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许多牙买加黑人也比划着手势,用生硬的中国话对我们说:“OK!中国人!”

讲述史修成

制作谷子

审核大潮

往期精彩推荐(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1.《四十年四十人?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37)》讲述人许祥生:让古老的传统中医学在世界放射光芒

2.太珍贵!著名资深摄影记者讲述光影中的镇江记忆!《四十年四十人?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36)》讲述人陈大经:影像定格城市变迁

3.《四十年四十人?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35)》讲述人王春喜:美好时代让平凡的人生活出了精彩

4.《四十年四十人?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34)》讲述人潘宝俊:行走科研路,放飞中国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jd/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