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大赛10年中的技能中国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m.39.net/pf/a_6587162.html 世赛10年 年10月7日,中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10周年。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年间,中国技能梦之队实现了从“板凳队员”到“世界头号种子选手”的华丽转身,同时,在举世瞩目的世界技能赛场上,中国技能梦之队也留下了灿烂而辉煌的历史一页。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年10月7日,中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整整10年。 回首来时路,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从牙买加走来,年10月7日,我国在金斯敦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成为世界技能组织的第53个成员。 遥望未来,我们到哪里去? 我们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英国伦敦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首次参赛实现奖牌零的突破,到圣保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我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我们一路从胜利走向胜利。 从阿布扎比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首次实现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到俄罗斯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再次登顶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我国技能梦之队终于傲视群雄,屹立世界技能之巅。 然而,这一路,并不容易。 01 十年如一梦,一梦若十年。 10年间,有过多少挥汗如雨的日子;10年间,有过多少饮恨飙泪的遗憾;10年,又有多少人转身离去,多少新人加入;10年,经历过多少次悲伤、失落,多少次欣喜若狂、欢欣鼓舞...... 蓦然回首,千帆过尽。 10年岁月,模糊了逝去的流年,却无法模糊那些刻骨铭心的初见。 还记得,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银牌选手裴先峰和队友们意气风发地走出首都机场;还记得,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银牌选手胡已雪,像小燕子一样飞向莱比锡的领奖台...... 战鼓擂,马蹄扬。每一次征战,每一次打拼,都在时空轴的时间节点,给那些曾经奋斗的人以共鸣。 瞬间 当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金牌选手林春泷高举五星红旗、怒吼着冲向舞台...... 当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机械装调项目金牌选手宋彪出人意料地捧得阿尔伯特大奖...... 当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冠军选手徐澳门挥舞着五星红旗,在颁奖台上忘情地雀跃着、呼喊着…… 东风夜放花千树。 当胜利的喜讯传来,当美容项目、信息网络布线项目、3D数字游戏项目.....专家、教练、选手飙泪相拥,那一幕幕场景,那一幅幅画面,刹那永恒。 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听秋声。世赛10年,是一段共同的记忆;世赛10年,更是一段关于奋斗、孤独和集体意识的技能中国故事。 这段故事,有欢笑也有泪水。 忆当年,焊接项目专家刘景凤泪洒莱比锡是怎样的一种委屈,数控铣项目专家鲁宏勋饮泪圣保罗又是怎样的不甘;想当初,数控车项目专家宋放之多少次抱憾而归,建筑金属构造项目教练刘定律多少次老泪纵横,还有翻译夏洁妮,甚至在亲人过世的时候,也不能回家吊唁…… 这段故事,有欢笑更有汗水。 有谁知道,世赛代表团的工作人员的办公室里,有过多少次挑灯夜战的不眠之夜;每次世赛赛场里,世赛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又走过多少次3万步、5万步......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10年,那些热爱过的、追求过的、失去过的、感伤过的,都伴随着逝水年华远去了。10年,那些执念的、奋斗的、梦想的火花,依然在他们的胸中燃烧。 10年,世赛选手获得了重奖,获得了尊重,他们走进了高等学府,更获得了变轨人生的机遇。 10年,有的选手成为了全国人大代表,有的选手成为了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的团代表;10年,有的选手成为了教师、教练;10年,还有的选手成为了企业的技能骨干,奋战在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技能扶贫的第一线...... 10年,弹指一挥间。10年,变化沧海桑田。 02 10年,世赛释放了强大的聚合效应。 在院校里,热衷技能学习的同学越来越多,专注技能训练的同学也越来越多,主动学习技能,掌握技能的学习氛围也越来越浓。 在很多省市,积极参与竞赛的院校越来越多,很多院校开始购置更新、更尖端的实训设备,研究并掌握紧贴时代发展,与生产实际结合更紧密的技术和技能。 在世赛实训基地,很多专家、教练更是和学校一起,将世赛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将世赛的规范,标准和技术,传授给更多学生。 在赛场上,中国参与和支持竞赛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在赛场下,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国内外企业也越来越多。 从过去的“旁观者”变成现在的“参与者”,从过去的“参与者”变成现在的“成功者”,而现在的“成功者”,又变身技能传授的“使者”。世界技能大赛让我国的院校、企业和政府形成了一个良性运转的链条。 10年,世赛带来的变化有目共睹。 在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洛阳空空导弹研究院的鲁宏勋大师把最前沿的企业技术技能,传授给在这里集训的学生和老师。 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德国西门子和学校合作,建成了全国首个中德西门子学院,德国技术、德国制造、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则直通课堂。 在杭州技师学院,德国宝马在这里建成了全流程的汽车喷漆技术实训室,从这里培养出来的汽车喷漆项目选手,蝉联两次世赛冠军。 在铁岭技师学院,工业控制项目的专家、教练定期来选手到这里集训、走训,德国和俄罗斯技术专家也过来开展国际交流。 有人说,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带来的技能交流,彻底打破了院校和院校之间,院校和企业之间,国内和国外之间,那些传统的技术围墙。 10年,世赛让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然而,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赛场上,没有永远的赢家。这些年来,技术一直在进步,中外技能尤其需要相互交流。除了技术技能,交流也加深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谊。 交流中,焊接项目国际专家保罗从中国的“对手”变成了“队友”。交流中,国际朋友更深层次地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国,甚至爱上了中国。 /10 / /07 10/07 /10/07 “中国获得世界第一,我一点都不意外。”世界技能组织前主席西蒙·巴特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年来,中国在技能领域的进步,同中国制造一样,发展速度都让人惊讶。 同西蒙·巴特利一样,世界技能组织的很多成员和很多人都因为世赛的交流,开始对中国产生了最真挚的友好情谊。 这些年来,主动来中国交流的国家和集训队越来越多,这些年来,曾经的世赛王牌战队,也反过来向中国讨教,更有部分国家甚至想通过人才猎头,招聘中国选手去国外执教。 把经验总结好,把课程梳理好,这些年来,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相继成立了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研修)中心;这些年来,像华为、中国上汽集团等一大批中国龙头企业相继参与世赛,开始在世赛的舞台上展现中国企业的风采。 03 “今天的流水,不会重复昨日的河床。” 当荣耀已经成为过去,走下技能赛场,走上工作岗位的世赛的选手们,开始投身到祖国经济建设的洪流中。 鏖战在国防建设一线,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金牌选手林春泷来到洛阳空空导弹研究院工作;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王晨宇手持一把焊枪,走进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路桥工地。 用技能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金牌选手蒋应成留在了学校,为学校继续培养下一届选手,同时,他还从自己的奖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给家乡贫困的孩子做助学金。 10年,无论是在东航、在上汽、在长安、在陕飞,在课堂,在实训室,还是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世赛选手都投射出一道耀眼的技能光芒。 在西藏技师学院,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项目金牌选手梁攀走进藏族同学的课堂,在雪域高原上留下了一段关于技能成才的佳话。 在喀什技师学院,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金牌选手胡萍,讲述了一个北漂二代成功逆袭的励志故事。这个故事,就像一道绿光,照进在座同学的生命里。 就像遇见了一个传奇,但却又如此熟悉。在世赛选手走过的每一个地方,讲述的每一个课堂,都给梦想留下了希望的火焰。 10年后,当中国制造崛起世界东方,更多技能青年开始励精图治,发奋图强。 在三区三州的技能赛场,在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的赛场,在各省市国赛选拔赛的赛场,在各行各业的专业赛赛场,各路技能健儿都龙争虎斗,大显身手。 这是一个技能的时代。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中国上海举行。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年,世界技能大赛将来到中国,来到上海。技能强国梦,正在中国技能青年的奋斗和打拼中,一步步梦想成真。 年,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世界技能大赛将再次点亮技能之光,照亮全世界技能青年的梦想和前程。 十年如一梦,一梦若十年。 来源:技能中国 编辑:保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jd/5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四十年四十人bull我与改革开放的
- 下一篇文章: 金斯顿集团总经理金小民随浙江省贸促会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