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东方莲花,去看莫奈花园

莫奈近几年国内的展览

几乎

场!场!爆!满!

人气超高

一票难求

累计观展人数已达+

——数据来源大湘网

有人说

莫奈的一生由多幅画作组成

如果要看完他的真迹

需要走遍世界各地上百家博物馆

这一次“莫奈与印象派大师”特展——61幅来自玛摩丹莫奈博物馆(世界上收藏最多莫奈画作的美术馆之一)珍藏的艺术臻品,正式汇聚上海,这样好的机会,你怎能错过?

4月4日,跟着上博学院一起《带上东方莲花,去看莫奈花园》,将中西方艺术结合来看,那些曾经在教科书上、画册上见过的印象派经典之作,将近距离出现在你面前,这绝对是一种强烈的震撼。

莫奈是如何成为大师的?

为什么《睡莲》成为传世百年的名作?

从艺术角度,我们该如何欣赏东方花鸟画与西方印象派名画?

同样的花卉主题,中西方艺术表现有哪些区别?

印象派给世界艺术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的瓷器与绘画作品上的植物,又该如何去欣赏?

中国花鸟画有怎样独特的寓意?出现在瓷器与绘画作品中传达什么样的思想?

东西方植物绘画中各自的特色体现在哪里?

跟着上博学院观展,我们的思路一定不会仅仅停留在现场的展品,我们会让孩子们去比较同时期中西方艺术作品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从现场展品延伸到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给孩子建立一个艺术欣赏的思路框架。

在这次观展中,郭馨阳老师选取植物花卉为主题,带领孩子们从“东方花园”一路远行到西方“莫奈的花园”,一起解锁东西方艺术中关于花的审美。

课表来啦

日期

活动安排

地点

Day1

4月4日

09:30-16:00

签到+活动预热

上海博物馆南门

展厅导赏

瓷器上的花仙子们

中国古代陶瓷馆

午餐+午休

上博餐厅

展厅导赏

中国书画里的芬芳

中国古代绘画馆

馆外研学

莫奈印象派大师展导赏

馆外特展

准备返程

上海博物馆南门

主讲导师

郭馨阳

毕业于英国金斯顿大学家具设计专业,策展硕士。中英口译员。曾于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担任展览策划。

展厅导赏

瓷器上的花仙子们

以花卉为出发点,通过唐宋两个朝代的精美瓷器,让孩子们边看边了解荷花的不同表达形态。

从花瓣到花苞再到荷叶,从文物上临摹学习古人对大自然的表达方法。

从写实到抽象再加以想象,设计的理念也在这抽丝剥茧中表现出来。

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欣赏,是人们对艺术最初的向往。正因为有了想让美好永存之心,人们才会用各种形式把花朵保留了下来,而这一留就是一千年。生命是有限的,但艺术确实永恒的。

展厅导赏

中国书画里的芬芳

你看《宋·荷花蜻蜓页》上晶莹剔透的荷花骨朵,仿佛一阵风吹过就会盛开的样子,但其实它已经在纸上停留了千年。谁说我们的绘画不写实?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例子么?写实是在照相机还没有发明的年代,人们希望绘画越像越好,就好像希望把时光留住一样。

欧洲在很晚才有立体主义、抽象派、印象派等绘画。但在中国很早就有书画家提出绘画的根源不是“像”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于是除了细致入微的工笔画之外,还有粗犷的泼墨画法。

走进绘画馆的明代区域,荷花又被赋予了别样的生命,寥寥几笔的水墨之间,画出了花的魂与气。这也许就是绘画所希望传达的情感,通过花的不同表达方式走进艺术家的心灵。让孩子们体会到“借物抒情”,让孩子们看懂一朵花背后的浪漫与美好。

馆外研学

莫奈印象派大师展

上海市中山东一路1号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画作,有别于所有其他的绘画表达方式。他用近乎像素的色块把一幅画堆积了起来,近看朦胧,远看梦幻。在色彩的层层叠加中,我们感受到了画家的笔触,通过笔触的深浅厚度,我们仿佛触摸到了莫奈的温度。这与我们的泼墨山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已不去追寻“像”与“不像”,而是把自己整个情感与温度放到了画作中,把画与花变成了他们自己的载体,使得那一朵花变得独一无二。在那一刻,别人的赞叹与批评仿佛都不重要了。

因此,个人画下的印象派有个形态,因为它所融入的最别致的颜料,就是画家自己的心灵。

活动时间

4月4日

09:30-16:00

年龄

名额

6-12岁,限20人

报名费

费用说明

元/人

报名方式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sb/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