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2期

论印刷媒介

对近代早期英国教育变革的影响

张 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摘 要:受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深刻影响,近代早期英国教育领域发生了一次涉及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全方位变革,而印刷媒介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人文主义印刷书的出现加快了新知识的传播和接受;印刷媒介促进了大学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学科的发展;印刷媒介推动了初、中等教育的普及和教学内容的统一。总之,印刷媒介是这场变革的主要推动力,进而为英国现代教育制度的最终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印刷媒介;近代早期英国;教育变革;现代教育制度

从15、16世纪开始,在中世纪以神启为核心、由天主教会全权负责的英国教育领域内,正逐步经受着来自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浪潮的冲击,这使英国高等、初等教育发生了一次涉及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全方位变革,为现代英国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教育史家常常将这一时期的诸多变化冠之以“教育革命”。

正当英国学校教育经历深刻变革之际,也是印刷术(本文指出现于15世纪中叶的金属活字印刷术)真正走上欧洲历史舞台的时期。这种时空上的“巧遇”不是偶然的。有学者认为,传播技术的变化无一例外地产生了三种结果:它们改变了人的兴趣结构(人们所考虑的事情)、符号的类型(人用以思维的工具)以及社区的本质(思想起源的地方)。具体到印刷媒介对近代早期英国教育变革的作用,国内不少学者也曾指出其重要性,但大都缺乏相应的论述。本文拟从印刷媒介在传播信息方面所独具的稳定性和广泛性出发,对其在这场教育变革中发挥的重要影响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换句话说,欲解释这场教育变革何以如此风行草偃,就必须重视印刷媒介的力量,这便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

一人文主义印刷书的制售与传播

从15世纪中期以来,牛津、剑桥等英国主要大学受到来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潮的强烈影响,教学理念开始转向对人文主义的诉求。所谓人文主义者的典型活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便是编辑制作拉丁语和希腊语文本,将希腊语著作翻译成拉丁语,旨在恢复和复兴古代的知识与修辞、古代用语的纯洁以及古代论辩的技巧。这便促使人文主义者们去寻找在中世纪被忽略或被遗忘的古典作品,或者找到比中世纪更好的文本。如著名的牛津“三友”格罗辛、林纳克及拉蒂莫尔便曾先后侨居意大利,后来通力合作促进英格兰人文主义教育;而剑桥大学虽然在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时间上有些姗姗来迟,然而经过16世纪的进步,后来竟然赶上了牛津大学,从而使英国高等教育显现出了焕然一新的面貌。

就在英国高等教育发生变革伊始,印刷媒介便紧随其后登上历史舞台。年,英国人卡克斯顿将从德国学到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引入国内,在威斯敏斯特成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家印刷所。由于卡克斯顿在返回英国之前长期身处欧洲书籍生产和贸易的中心,他肯定对这种“新知识”已经有了粗浅的了解。于是,在回国后,他曾先后印刷过数本深受新知识启发的学者的著作,如特拉弗萨尼的《新修辞》()及其缩略本()等。波吉奥·布拉乔里尼也曾引起过卡克斯顿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dx/6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