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牙克石宣传↑免费订阅本刊

我与歌山夫

文姜福山

选自《那山那水那人》

我从小就喜欢唱歌。

我有唱歌的天赋,所谓天赋只不过母亲赐给一副好嗓子而已。其实最重要还是兴趣和爱好,假若没有兴趣和爱好作铺垫,天赋也是枉然,也是无济于事的。

记得五四年从齐市搬迁库都尔时,居住在一座戳杆的“马架子”,虽颇简陋,但坐落在一个高岗上,父亲说此房宅风水好。对我而言,位置好就好在后面与小学近得只是一板杖之隔,上学从没绕大圈走过校门,另外还好在校院有一个大高音喇叭,每天清晨、中午、晚间播放节目。每当晚间六点整“每周一歌”节目,我就站在外面学唱新歌,凭记忆先模仿曲调,然后添词,有时记不住的词就四处打听,最后再跟广播唱,基本无误。当时我选学歌的标准就是曲调好听,不择歌词内容。

后来在小学六年级时,新调来一位音乐老师,姓包名鸿义,蒙族,稍有踮脚。他每教一首歌曲首先交待歌词的内容,要求唱歌时一定要表达出内在涵义,否则就不如不唱。他教了我们许多歌曲,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嘎达梅林》等。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就数苏联歌曲《共青团员之歌》了,后来我把这首歌带进了图里河中学。每当演唱这首歌就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一次音乐课老师向同学说:“姜福山同学演唱《共青团员之歌》为何受欢迎,这就在于把握住这首歌的内容及其主题,进行充分的表达,让人身入其境产生共鸣,也就是音乐效能之所在……,”这句话让我难以忘怀,不是因为夸奖了我,而是让我领悟唱歌不只为之好听,而是抒发表达一种内在感情,是一种宣传鼓动和交流心声的方式与工具。

现在我选唱歌还是不改初衷,第一必须曲调优美,第二才是歌词内容,当然词曲并茂就更好了。也不知是否因从小选唱歌的影响,至今我还是喜欢唱一些抒情的民族歌曲。如:《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回延安》、《见了你们格外亲》、《马儿呀,你慢些走》、《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新疆好》、《乳香飘》、《雕花的马鞍》以及一些优秀的外国歌曲。如:《红莓花儿开》、《山楂树》、《三套车》、《樱花谣》、《流浪者之歌》等等。还尤其喜欢一些歌图并茂的电影歌曲,能让你身入其境,一生不能忘怀。如:《敖包相会》、《四季歌》、《芦笙恋歌》、《上甘岭》、《谁不说俺家乡好》、《人说山西好风光》、《送别》、《洪湖水浪打浪》、《牡丹之歌》、《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等等等。

我不太喜欢通俗歌曲,虽然词曲均佳也不乏许多。中央电视台数次转播陈小奇音乐作品演唱会,我颇喜欢,尤其三姊妹篇:《涛声依旧》、《巴山夜雨》、《白云生处》。因为达到词曲的和谐统一,创造了优美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内在的感情。我认为他成功在于两大表达方式:一则作词他以其古典文学的功底,凭藉唐诗深沉的内涵,引伸发挥使其古为今用,成功地抒发表达了自己内在感情的目的;二则作曲力争把民族通俗两者优势相揉合一体,达到词曲并茂的艺术目的。因为年龄、经历和熏陶等差异,关于喜欢与否,当然各抒已见,谁也替代不了谁,只不过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而已。

因为喜欢唱歌,许多不同类型的聚会上,难免有同志提名,我不推辞,唱一两首,也算相聚的快乐。最初都是清唱无乐队伴秦,倒觉得自然无束表达发挥随心所欲,全凭记忆与嗓子的优势。后来,尤其如今,条件逐渐好起来,唱歌一般都有乐队伴奏,歌者又觉得省力又具节奏感,再加之爵士鼓,长号和小号的介入,就更烘托气氛了。所以久而久之无乐队而歌倒觉得是一大憾事了。我唱歌有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在唱腔曲调上,大胆地做些小小的变动和创新。比如《乳香飘》这首蒙族民歌,歌中抒发了牧民的美好生活,通过优美旋律达到赞颂目的。所以我在几处又增加了一些修饰音,使其感情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又如《雕花的马鞍》,我在几处也做了改动,增加表达的气势,把“马背上民族”的那种勇敢风格与坦荡胸怀更好地烘托出来,在演唱的尝试中也颇受群众的认可,我把这称作“第二创作”,但切记在教唱他人或比赛中不能随心所欲了。

闲聊时,有人羡慕我有副好嗓子,我则反之。天赋只是一个先天条件,并非事物的全部。我总觉得不止歌唱,只要具备“爱好”与“投入”这四个字,就有所进步,“爱好”是基础,“投入”则是实践,若把“天赋”作为组成部分,那只不过三分而已。

虽我退休了,但对“歌”而言,我没有退休,我想一生也不会退休。寂寞孤独时我总喜欢唱一首歌,调解情绪,选唱雄壮、柔婉、喜悦、忧伤等类型歌曲,那就随情怀而定了。

已是久过天命之人了,“歌”更是一种解脱与欣慰。年前曾在好友刘树涛家唱录了一盘磁带,由树涛电子琴伴奏,其爱女兴娟爵士鼓伴奏,定名为《人生如歌》。

歌将伴我一生,喜悦歌之,忧愁亦歌之。

歌,赐予我青春;歌,赐予我快乐。

*作者:姜福山,笔名山夫,出版诗集《情系大森林》、《这里没有地平线》、《走不出的山林》等。牙克石宣传经授权发布本文。

两任首都,金士顿与渥太华

文李喜恩

选自《穿越加拿大》

金士顿位于安大略湖北岸,圣劳伦斯河口附近,是法国人最早于年兴建的一座加拿大最古老的城市,现为安大略省的一座小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原因金士顿历史上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年法国人最先在这里建立了要塞,随后在-年,英法之间爆发的七年战争中被英军烧毁,英军又建造了一个军事要塞。年战争中,金士顿是英军“五大湖舰队”的司令部。战争结束后,为了防范美军的偷袭,英军在此修建了一系列的城堡、炮台。年,金士顿是当时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并成为加拿大的第一任首都。但仅仅过了不到三年,就因为城市太小和当时对美国没有战略纵深和缓冲等原因失去了首都头衔。接替她的先后是蒙特利尔和多伦多,直到年英国女皇在地图上比对寻找并一纸诏书宣布渥太华为首都。

金斯顿城市不大,总计人口仅有12万人,其中市区6万元,是名副其实的小镇,但小巧玲珑,环境幽静,风景秀美,气候宜人,且极具英伦风情,非常适合老年人颐养天年,旅游业也很发达,滨湖游船、市政厅、城堡、炮台、古老的火车站,还有大学、民居等构成小镇景观。尤其是到了夏季,游人常去附近著名的加美交界处的千岛湖里游玩。到加拿大北部蒙特利尔、魁北克的游客也要路经此地小憩一游。这里有著名的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皇后大学,还有圣劳伦斯学院。把孩子送往这里来念书,应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里少了世俗的喧嚣和杂念,除了专心念书几乎没有别的事情可干,想不静下心来读书都难。这里还有加拿大著名的男子监狱、女子监狱。因此,金士顿五种人最多:游人、老人、学生、犯人和军人,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渥太华是加拿大乃至全世界最干净、生活质量最高、居住环境最佳的城市。其包容的文化个性、优美的城市风光、闲适的生活情趣,让各地游人向往钟情。国会山庄、人类文明博物馆、战争博物馆、国家美术馆、里多运河等都有看点。俯瞰渥太华河畔的一系列铜顶石砌哥德式建筑物,便是著名的国会大厦,前面著名的钟楼上飘扬着枫叶国旗。宽阔的广场,庄严典雅,在国会大厦前可以观看到皇家禁卫军的换岗操练仪式。国会大厦前的广场上,于年为纪念加拿大建国百年而建的彻夜不灭的篝火极富文化符号和历史意蕴,伴随着优美的音乐,给游客以审美享受。

加拿大人类文明博物馆馆内有全球最大的室内土著民族图腾展,成为印第安、因纽特等土著居民的第一民族文化大礼堂。这里记载收藏了纵越千年的北美人文历史,大手笔地复制了土著民族的传统建筑,是赴渥太华旅游必看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内,还有加拿大邮政博物馆、加拿大儿童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后方,可以远眺国会大楼及圣劳伦斯河,风景非常秀美。

年刚刚开放的加拿大战争博物馆是最大的一个收藏有关战争物品和资料的博物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战争艺术收藏场馆。展示当今最前卫的武器声光设备,及从印第安人早期防御战的武器到第一、二世界大战的武器、军服,海陆空三军战备实物展出,各型战机、坦克、子弹、针头,甚至战区急救医疗用具,用声音和图像使其展示的内容生动、多彩。

里多运河全长公里,由渥太华延伸至金士顿,竣工于年的里多运河包括47个石建水闸和53个水坝,是19世纪工程技术的奇迹之一。当初修建运河主要为了军事战略目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发挥上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里多运河“是美洲大陆北部争夺控制权的见证”。秀丽的里多河横贯全城,为首都平添了几分秀色。

*作者:李喜恩,文艺评论家、作家。著作散文集《闲庭信步》、美文集《闲情逸致》、长篇小说《我和文人那些事儿》、编剧《搬家》等。牙克石宣传经授权发布本文。

编辑︱于洋孙俊杰

荐稿或合作︱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duna.com/jsdjd/5545.html